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八十四章 金銀錯(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四章 金銀錯(續) (2 / 2)

甚至製作一枚堪用的假幣,其成本會比其面值高數倍甚至十餘倍,如此一來,誰還有能力大規模製作假幣?

只要朝廷全面推行雙色幣,讓歷朝歷代所鑄五銖錢樣式錢幣退出流通,那麼流通領域裡想要劣幣驅逐良幣,也得有堪用的偽劣雙色幣才行。

如果有人要窖藏雙色幣,那麼宇文溫有“鑄幣稅”這一法寶在手,完全不怕鑄幣會虧損。

但想要大規模發行雙色幣同樣要解決成本問題:即便是“專利人”來製作雙色幣,其製作成本極高,若不能大幅降低成本,雙色幣無法大規模流通。

按照林有地的報告,一枚雙色幣的製作成本不低於五百文,而宇文溫預期之中一枚雙色幣的面值,不應大於一百文,巨大的成本差距,阻礙了雙色幣的實用化。

王莽推行金錯刀是為了搜刮民間財富,刀幣上錯著的黃金,其價值根本不值五千錢,而宇文溫想要推行雙色幣不是為了斂財,只是為了讓雙色幣在民間大規模流通,承擔起通貨的職能。

如果規定一枚雙色幣的面值是五百文,那麼成本問題就不是問題,但這樣大面值的硬幣,百姓根本用不起也沒必要用,所以流通領域會受到極大限制。

平民百姓,日常收入大多是實物,若摺合成銅錢計,一個成年人每月收入能達到一貫都很不錯了。

如果一個無地的成年男子出賣勞力打長短工,每日收入大概是二十文到三十文之間,即便此人一個月三十天都在勞動,收入也沒到一千文(一貫)。

平民買、賣東西以及日常消費,除了買米、大型家畜,交易額大多是百文以下,再大些的買賣多為以物易物,雙色幣要在民間流通起來,必須有足夠多的小面值貨幣才行。

要是朝廷弄出個面值五百文的雙色幣,百姓平日裡根本就用不到,因為大額錢幣完全不實用。

日結工錢二十文、三十文,買一斛米要一兩百文,買一床雞絨被兩百文,買一頭豬四百文,這種瑣碎的日常消費裡,誰用得到這麼大面值的貨幣?

如果是商人做買賣,五百文面值的硬幣倒是有用處,但這會將雙色幣的流通範圍侷限在那些商業發達的城池,別的地方根本就用不著。

朝廷若要推行新幣,是要為了方便百姓而不是為商人服務,製作雙色幣的成本問題不解決,雙色幣就不可能實用化,至於發行紙幣,以這個時代的技術能力、生產力來說,根本就不可能。

雙色幣成本問題困擾著宇文溫,所以即便有了雙色幣成品,卻樂觀不起來。

此時,宇文溫還沒有資格參與討論、決定朝廷的貨幣制度,但不妨礙他未雨綢繆,畢竟一個人的事業能做到哪一步,除了時運就要看這個人的格局有多少。

想要權傾天下,就得心懷天下,想要坐上、坐穩那個位置,就得考慮天下蒼生。

宇文溫看著金錯刀和雙色幣在發呆,張定發從一旁走來,低聲說道:“大王,大軍即將渡河完畢。”

“嗯?嗯,走吧。”

宇文溫收好錢幣,騎上馬,順著綿長隊伍行進方向疾馳而去,他費盡心思湊出來的“十萬”大軍,即將展開攻勢。

十萬只是虛數,宇文溫的大軍,以黃州軍、虎林軍為核心,夾雜著降兵、各地宗族兵、山寨蠻兵,類似於少量正規官軍和大量雜兵的混合體,要對汝陰發動進攻。

此汝陰非彼汝陰,之前的合州州治汝陰,宇文溫既然當做交易籌碼交換出去,那就不會出爾反爾,他要進攻的地方,是位於潁水河畔的潁州州治汝陰。

官軍的旗幟是黑旗,而雜兵原本的旗幟五花八門,一番整頓之後,雜兵們的旗幟統一為幾種顏色,其中尤以黃、白旗幟最為顯眼。

一眼望去,浩浩蕩蕩的隊伍金銀交錯,十分壯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