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八十三章 金銀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三章 金銀錯 (1 / 2)

西陽城北,三臺河畔,一座大型工坊內,由水力驅動的滾筒正在旋轉,滾筒裡傳來“嘩啦嘩啦”的聲音,似乎有許多硬物在滾筒裡不停碰撞。

一旁的時鐘,指標指向四點,此時日頭偏西,是下午四點,一名工匠將滾筒旁的木杆拉下,機括聲起,滾筒漸漸停止轉動。

工匠扶著滾筒慢慢使其轉動,讓開蓋處轉到下方,然後用鑰匙開鎖,開啟蓋子,只聽嘩啦啦一陣響聲過後,滾筒底部有大量金屬圓片滾出,落在下方木槽。

木槽底部裝有輪子,工匠將木槽推向院外,轉到另一個院子涼棚下,在那裡有數人已準備就緒。

他們帶著布手套,從木槽裡將一枚枚發熱的金屬圓片拿起,仔細觀察過之後,放到各自面前案上的竹籃。隨後提筆在記錄本上寫起字來。

正忙碌間,有兩人走進院子,來到涼棚下,其中一個年輕人,身材結實穿著“工作服”,說話聲音底氣十足,是工坊的管事林有地。

另一人身著道袍,年紀看上去有四十多歲,頭髮有些許花白,背有些彎,不過氣色很好,說起話同樣底氣十足,是五莊觀的劉楊劉觀主。

他們來到木槽前,帶上布手套,從木槽裡各自拿起一枚金屬圓片仔細端詳起來。

這些金屬圓片名為“實驗幣”,其尺寸和市面上流通的銅錢大小、厚度相仿,但卻是實心,而且是黃白雙色:如同一個白圓環裡鑲嵌著一個黃圓片。

黃色金屬材質如金,白色金屬材質如銀,看上去如同是金銀鑲嵌,這黃白雙色幣的製作工藝是經由傳統工藝“金銀錯”發展而來。

金銀錯,據說先秦時就有的工藝,這種工藝能在青銅器上裝飾金、銀,所以名為金銀錯或錯金銀,慢慢演化為金屬細工裝飾技法,流傳至今。

這些雙色實驗幣上有圖案,還印著“壹陌”字樣,林有地仔細看著手中的金屬片,發現其上圖案磨損嚴重,而“壹陌”字樣勉強看得清。

不過黃芯、白環之間鑲嵌得很牢,據檢查人員統計,三百枚實驗幣沒有一枚出現黃芯脫落的情況,因為這並不是簡單的在白銅環中嵌黃銅芯。

林有地見著耐磨試驗成功,不由得欣喜道:“劉觀主,多虧觀裡琢磨出調整黃銅、白銅硬度的方法,不然這雙色幣真的是沒法用金銀錯工藝做出來呀。”

劉楊看著自己手中的雙色實驗幣,頗為自得的點點頭:“那是,那是,這可花了數年時間才琢磨出來的,可不容易了....”

“只是耐磨性還差了些,雖然黃銅、白銅沒脫離,但上面印著的圖案磨損太過,若是以此法鑄幣流通於世,恐怕數年下來,這些雙色幣上的圖案就磨損得面目全非了。”

面對林有地的嘆息,劉楊倒沒那麼悲觀,他和徒弟以及道友們,藉助分光鏡發現了神奇的世界,發現了許多“金屬元素”的秘密,無論是白銅、黃銅,只需要反覆的試配方,就一定能試出來最佳合金比例。

來到西陽已經有六年的劉楊,如今氣色比起當年好了許多,雖然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印記,但修行“化學之道”略有小成的劉楊,已經宛若脫胎換骨一般。

在西陽王大力資助下建立起來的五莊觀,為劉楊和同道們創造了一個極佳的“實驗環境”,他們在這裡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化學之道”的研究中去,這麼多年下來,成果斐然。

其中就包括“點金術”、“點銀術”的完善以及應用。

點金術,是劉楊自己琢磨出來的煉丹術,以此點銅為金,靠著點來的散碎金子賺取微薄收入,來支撐他的煉丹大業。

直到遇見宇文溫,他才知道自己誤入歧途,點金術點出來的不是金子,是銅鋅合金,名為“黃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