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塵土大作,薛世雄舉目望去,卻見許多敵軍騎兵正往這邊趕來,這就是在長圍外遊走的敵軍騎兵,發現安州軍往哪邊突圍,就往哪邊增援,趕在突圍騎兵走過木樁陣前進行攔截。
“走!”
薛世雄大喝一聲,策馬加速助跑了一段後,駕馭坐騎再次跳躍,越過壕溝穩穩落在地面上,其餘幾名騎兵也紛紛策馬越過壕溝,回到長圍內側。
正在搭建木梯過壕溝的安州騎兵,又把木梯收回,翻身上馬拖著木梯往回跑,木梯末端裝有木輪,所以拖動起來倒不是很費力氣。
不一會功夫,氣勢洶洶衝到長圍邊要突圍的安州騎兵,在敵軍騎兵即將趕到之際,乾淨利索打道回府,徒留那些氣急敗壞的敵騎在長圍外叫罵。
騎兵在守城時派不上太多用場,安州騎兵的戰馬,被圈在城裡馬廄,沒多少機會舒展筋骨、盡情奔跑,如今大家輪流出城遛馬,順便折騰一下對方騎兵,雖然有負傷、陣亡的風險,但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好的消遣。
今日輪到薛世雄所在的隊伍出來遛馬,折騰了一番,人和馬都微微出汗,活動開了,胃口也就好了,薛世雄策馬揚鞭,高聲大呼:“走,回去吃早餐嘍!”
城南牆頭,值守計程車兵向歸來的騎兵招手歡呼,西陽王宇文溫,啃著熱乎乎的炊餅,看著這些“晨練”歸來的騎兵,又看看遠處長圍方向,呵呵笑了幾聲。
數日前楊素獻計,建議時不時派出騎兵突擊,做出要突圍的樣子,以這種真真假假的行為,讓尉遲惇疑神疑鬼,干擾對方的決策。
尉遲惇兵多將廣,把懸瓠圍了個水洩不通,但宇文溫手上的騎兵數量不算少,集中在一起出擊,其殺傷力不小,對方是見識過的。
懸瓠城內安州騎兵數量過三千,集中從長圍某一處突圍,尉遲惇要攔截至少也得有三千騎兵,而想要及時攔截、不讓一個安州騎兵突圍跑去傳信,那就得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佈置騎兵。
即便每個方向佈置兩千騎,合計起來就得有八千騎兵被安排在長圍四周,不能外調,如此一來,尉遲惇能外調的騎兵,怎麼著都會少一些。
打仗,就是靠著一點點的算計,為己方獲勝積累機會,而宇文溫的花樣,可不止這一招。
沒多久,北風大作,這已經是連續第三日刮北風,宇文溫將炊餅吃完,拍拍手然後轉身,看著城內某處空地上空漂浮的幾個熱氣球。
實用化的載人熱氣球,從技術上來說最先出現在黃州,而熱氣球的模型,被宇文溫當做雜耍的道具獻給天子,結果他的仇家宇文化及竟然從這模型得到啟發,製作出了熱氣球幫助天子逃出鄴城。
被人奪走“第一”的稱號,宇文溫有些鬱悶,不過不要緊,宇文化及是遲早要被他幹掉的,第一個載人熱氣球的榮譽,不要也罷。
隨著號角聲接連響起,幾個鼓囊囊的熱氣球緩緩上升,解開纜繩之後,扔下幾個沙袋,越升越高,藉著強勁的北風,飄向南側的懸瓠城頭。
熱氣球飄過城頭時,吊籃裡計程車兵探出腦袋,激動的向城頭上同袍們揮手致意,六個熱氣球共十八個士兵,第一次知道什麼是騰雲駕霧。
這些士兵人手一份密文書寫的信件,帶著乾糧、武器,乘坐熱氣球藉助北風飄向南方,飄向二百里外的光州光城,此行也許會因為各種原因失敗而丟了性命,但對於他們來說,有這一次激動人心的經歷,死也值得了。
宇文溫奮力揮舞著手臂,和其他士兵一道高聲歡呼為勇士們送行,熱氣球是唯一能讓他從孤城懸瓠逃脫的裝置,但他絕不會坐上去,丟下自己計程車兵獨自逃命。
今天搞出這一大場面,他是要提醒一下見識過熱氣球的尉遲惇,讓對方疑神疑鬼:西陽王宇文溫,極有可能乘坐熱氣球逃出懸瓠,藉著北風一路南下,逃去二百多里外的光城,接下來又要搞風搞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