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百七十一章 爾虞我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一章 爾虞我詐 (1 / 3)

蒲津,幷州總管尉遲敬正在河邊用千里鏡觀察對岸,今日不知何故他總覺得心神不寧,所以放心不下,要來檢視敵軍情況,免得對方有異動而自己沒能及時察覺。

蒲津位於黃河東岸,與其隔河相對的是西岸朝邑,那裡有雍州軍的大營,對方已經和幷州軍隔河對峙了數月,尉遲勤此時就在觀察對方大營。

憑藉手中的千里鏡,尉遲勤勉強能看清西岸敵軍營寨輪廓,此時的敵營,旗幟稀稀拉拉,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人,而根據乘船冒險接近西岸的哨探回報,敵兵數量看上去似乎不多。

種種跡象表明,朝邑敵軍似乎兵力不多,如果能夠出其不意來個強渡....

這個念頭,又在尉遲勤腦海裡閃過,他不止一次起過這個念頭,甚至差點按耐不住就要下令,但最後還是忍住了。

對方在示弱,這裡面肯定有陰謀,也許是引誘他們過河強攻,亦或是真的抽走兵馬,行疑兵之計,用少量軍隊牽制蒲津的幷州軍。

會是哪種陰謀呢?

尉遲勤覺得都有可能,但對於他來說,這種爾虞我詐沒意思,己方的作戰部署絕不應該受敵人的影響,不然整天疑神疑鬼,只會被對方佔據主動。

既然已經決定步步為營,那就絕不能輕舉妄動,哪怕為此連續數月無所作為也沒關係。

當然,對於打仗來說,花上數月時間佈局、尋找敵軍破綻是很正常的事情,尉遲勤久經戰陣,不會因為暫時的進展緩慢而心浮氣躁,因為時間拖下去,只會對己方有利。

尉遲氏的地盤是故齊之地,物產豐富耗得起,即便連續耗上數年,先頂不住的依舊是對方,別的不說,光是陝州、洛州軍時不時兵臨潼關,幷州軍兵臨蒲津,就能折騰得關中雞飛狗跳。

尉遲勤能想明白這個道理,丞相尉遲惇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尉遲惇並沒有催促尉遲勤、尉遲敬想方設法快速攻入關中,而是以穩為上。

即便拖到冬天也沒關係,因為冬天,對於他們來說更加有利。

戰事從夏末到現在的入冬,尉遲勤和弟弟尉遲敬沒有取得絲毫進展,但是決戰的時機漸漸到來,那就是天氣越來越冷,等到黃河結冰,尉遲勤就可以率領騎兵踏冰過河。

這就是冬天帶來的好處,南北相爭數百年,圍繞黃河一線的戰爭,大多在冬天分出勝負,原因就在於此:河面結冰,黃河無險可守,那些扼守河防的據點隨即孤立無援。

最典型的戰役,就是當年魏宋相爭時劉宋的元嘉北伐,宋軍在夏秋趁著各地水位上漲之機大舉北伐,將戰線推進到黃河一線,佔據了沿河南岸所有據點。

結果到了冬天,魏國騎兵大舉南下,踏著冰面直接過黃河,如同洪水一般向南席捲,河南、兩淮宋軍據點和城池宛若孤島,眼睜睜看著魏軍衝到長江邊卻不敢出城接戰。

魏軍無法渡江,於是在河南、兩淮大開殺戒,屠戮宋國州郡百姓,最後揚長而去,從表面上看,宋國沒有丟失太多國土,可實際上民生凋敝,國力大衰。

這就是騎兵不如人的下場,而尉遲勤麾下幷州精銳,根本不缺馬,所以只要再過一段時間,待得黃河結冰,他就能渡河西進,席捲關中。

即便宇文亮據守長安,他也可以將長安周邊乃至關中大部分百姓悉數遷走,留給宇文亮一個殘破的關中,如此折騰一兩年,對方根本就無法在關中待下去。

那麼黃河會結冰麼?

應該會,天氣越來越冷,尉遲敬問過蒲津當地百姓,以現在的天氣,黃河結冰是遲早的事情,所以他在蒲津厲兵秣馬,就等著黃河河面凍上,但在那之前,潼關也許就會被他的弟弟突破了。

攻打潼關的尉遲敬,擬定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計策,成功與否就在這幾日,尉遲勤對此頗為期待,所以在河邊看看對岸沒多久便收起千里鏡,要騎馬回營。

剛上馬,卻見十餘騎在東南面官道上疾馳,向著北面的大營而去。

尉遲敬見狀不由得心中一動:莫非是潼關那邊有捷報傳來了?

。。。。。。

懸瓠城北郊,中軍大營,大帳外甲士環繞,人人沉默不語,而大帳內同樣一片寂靜,諸將如同木頭人般站著,上首書案後,丞相、蜀王尉遲惇席看著面前一份戰報,面色鐵青。

這份戰報,是洛陽那邊送來的,剛交到他手中不久,而其內容是關於潼關之役的彙報,潼關在兩天前分出了勝負:河陽總管尉遲敬率領的大軍為雍州軍擊敗,損失慘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