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續) (1 / 2)

夜,尉遲佑耆正在挑燈夜讀,讀的是兄長尉遲惇親筆所寫密信,密信是由蜀王府另派的密使帶給他的,內容絕不能為外人所知。

尉遲家族,如今已走到關鍵地步,遇到一個坎,若是能順利邁過去,前途一片光明,可若是邁不過去,當年的爾朱家族的下場,就是尉遲家族的前車之鑑。

如今的尉遲氏,無論願不願意,都要取宇文氏而代之,因為後退就只有粉身碎骨,雖然家族實力雄厚,可隱患不是沒有,尉遲惇特地寫了密信給弟弟,就是要讓對方意識到家族面臨的內憂外患。

外患就是宇文氏,本來按照實力對比,尉遲惇此次忽然發難,應該能打得宇文氏一個措手不及,迅速攻入關中、山南,年底前讓宇文亮父子敗亡。

結果出了意外,尉遲惇事前做的幾手安排,似乎都沒有生效,幷州總管尉遲勤受阻於蒲坂,未能進入關中;嶺南道行軍元帥長史崔達拏和司馬崔弘升,在江州湓口發動兵變失敗。

至於益州總管席毗羅和湘西道行軍元帥崔弘度的進展如何,因為道路阻塞所以不得而知,尉遲惇覺得這兩位即便戰事不利也能據守蜀地,牽制宇文氏的兵力,所以問題不大。

問題在於,尉遲惇佈置五路兵馬同時攻打大別山五關,結果莫名其妙全軍覆沒不說,還被宇文氏的安州軍偷襲豫州州治懸瓠得手,導致一連串兵敗,方城之圍解除,宇文氏得以苟延殘喘。

尉遲惇選擇動手的時機經過精心策劃,就是要在秋收前用兵,攻入對方地盤之後可以收割當地糧食,來個就食於敵,減輕後勤壓力。

即便一下子沒能擊破宇文氏的主力,也能干擾對方的秋收,即便戰事持續半年甚至一年,也能折騰得對方出現饑荒。

再英勇善戰的軍隊,也無法餓著肚子打仗,關中、山南若爆發饑荒,宇文氏會不戰自潰,到時候自然有人將宇文亮父子抓了或者砍了,將人頭送到鄴城。

結果現在倒好,官軍被拒於關中、山南門戶之外,眼下對方順利秋收倒無所謂,關鍵是如此僵持下去,人心會發生變化。

尉遲惇繼丞相位不過一年,在平陳之役尚未結束時,毫無徵兆的和宇文氏決裂,實際上許多文武官員都是持著觀望態度,即便對於一些尉遲氏的追隨者來說也是如此。

效忠於故蜀王尉遲迥的人,未必效忠蜀王尉遲惇;效忠於尉遲家族的元從故舊,未必效忠四郎尉遲惇。

這就是尉遲家族面臨的內部隱患,本來不是什麼大問題,可一旦戰事膠著,人心便會浮動,若是再出現大敗,恐怕那些魑魅魍魎就會跳出來了。

當前局勢,即便尉遲氏吃不下宇文氏,也足以重現當年東西魏對峙的局面,尉遲氏牢牢佔據齊國故地,只要用心經營,一樣是天下第一強國。

但那些魑魅魍魎可不會甘心,一定會挑事,激發尉遲家族的矛盾,首當其衝就是兄弟鬩牆。

蜀王之位,本該是三郎尉遲順的,卻是四郎尉遲惇繼位,實際上許多人對此不滿,只是故蜀王定世子時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沒人敢挑頭鬧事。

尉遲惇繼位之後,地位逐漸牢固,但如果此次和宇文氏的戰爭出現嚴重挫折,必然有人會藉機生事,導致尉遲家族出現內訌,重蹈當年爾朱家族覆轍。

所以,尉遲惇決定集中兵力,要儘快將盤踞豫州懸瓠的宇文溫趕回山南,然後加強攻勢,爭取年前在關中或山南取得突破。

相關事宜,不需要尉遲佑耆太過關注,尉遲惇要求弟弟坐鎮東南,守住淮南、淮北之地。

首先,嚴陣以待,要把意圖趁火打劫的陳軍壓制在長江以南,對方若見北伐無望,必然轉向西征,如此一來,宇文氏腹背受敵就會顧此失彼。

一如漢末三國,江東孫權北攻中原曹操,在合肥慘敗之後,把目光轉向西面的長江上游,後來孫權派兵偷襲荊州得手,直接導致劉備崛起的勢頭被打斷。

所以尉遲惇希望讓歷史重演,他派房恭懿主持與陳國議和事務,實際上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絕不會寄希望於議和能讓陳軍西征。

他在信中交代弟弟一定要在淮南嚴密佈防,讓陳軍知難而退,如有必要,可以給予對方迎頭痛擊,斷了北伐的念想。

而在做好“防南”的同時,尉遲惇要求尉遲佑耆做好第二件事,那就是緊抓兵權,提防被人奪權,尤其提防司馬消難。

這種事情也只有在密信裡能說,尉遲惇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司馬消難意圖不軌,也不是單獨針對司馬消難,他這麼要求弟弟,是基於權力鬥爭的原則。

兵權,絕對不能假於人手。

尉遲惇在信中一直向尉遲佑耆強調,說尉遲氏絕不能重蹈爾朱氏的覆轍,教訓之一就是家族要團結,以免被人逐個擊破,教訓之二,就是防止部下趁機做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