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三十章 錢途(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錢途(續) (2 / 2)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經度和時間有關,誤差幾分鐘,測出來的經度誤差會導致上百公里的差距,想要將測量經度的方法實用化,只能靠精確的鐘表。

運用在航海上,就是航海鍾,因為海上很顛簸,所以用鐘擺的時鐘受影響很大,必須換另一種不受重力影響的擒縱器,才能將航海鍾實用化。

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宇文溫只會耍嘴皮子,楊濟沒有太多精力,只有靠工坊工匠集思廣益,用窮舉法來琢磨。

一琢磨就是數年,勉強弄出體積和米缸一樣大的耐顛簸時鐘,成品率很低,勉強湊夠五臺,讓人帶上船去航海,藉此驗證精確度,然後不斷改進,直至達到要求。

大概要花多長時間改進呢?

原先歷史裡發明實用化航海鐘的是一位英國工匠,他發明的第一臺航海鐘體積很大,耗時五年。

第二版航海鍾,改進期間發現問題,然後是走時更加精確的第三版,花了將近二十年時間,而小型化的第四版,又花了數年時間。

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年?宇文溫可等不起,他決定另闢蹊徑。

哥倫布發現美洲,手頭上可沒有精確的時鐘能用,這位航海家基於“地球是圓的”這一原理,靠的是等維度航行,所以能夠精確測出緯度的宇文溫,可以派人去開闢新航線了。

“發現”美洲不現實,因為這需要強烈的利益驅動,才能維持住跨洋航線,地理大發現引發大航海的後果,不是如今的宇文溫所能承受的。

拂林(東羅馬帝國)、波斯、還有天竺各邦,這些國家的海商,數百年來已經建立了從西亞前往東亞廣州的成熟航線,有著強大的海貿集團和大量經驗豐富的水手。

一旦得知遙遠的東方大洋彼岸有黃金大陸,這些國家的海貿集團船隊,可以突破驚濤駭浪,不畏艱險去淘金,而中原的海貿集團船隊呢?在哪裡?

更別說中原歷代朝廷對航海根本就不感興趣:我堂堂天朝上國,物產豐富,沃野萬里,要那化外蠻夷之地作甚?

沒有強烈的利益需求,發現新大陸,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自費燒錢研究經緯度測量儀器的宇文溫,沒那麼大度。

最現實的選擇,就是把一條唐代中期才成熟的航線,提前“發明”出來,那就是中原直航倭國的航線。

長江入海口(這個時代是在廣陵、京口下游不遠處),與倭國筑紫島(後世九州島)處於相同緯度,所以根據等緯度航行的原理,在長江入海口向著正東方向直航,可以橫渡黑水洋抵達筑紫島西南端。

以唐代的航海技術,從中原明州(後世寧波)出航,順風時可以做到六七日就能抵達倭國,省時又省力,所以宇文溫對這條即將提前百餘年出現的新航線寄予厚望。

從黃州巴口出發的新式大船,順流而下抵達廣陵只需要數日時間,如果順利的話直航倭國只需要六七日,全程加起來不到二十日。

宇文溫比較樂觀的估計過,船隻從倭國返航,入長江逆流而上抵達中游黃州巴口,大概要一個半月時間。這一來一回合計耗時大約兩個月出頭。

大規模商隊走陸路往返西陽與鄴城,大約耗時兩個月,兩條商路走一個來回所需時間差不多,可利潤卻是天差地別,有了暴利的驅動,維持航線的那股慾望會很強的。

海貿暴利,前提是船隊不要遭遇海難,不然能讓人賠得血本無歸,但這對商賈來說,不是問題。

宇文溫本不需要這麼拼命,但事已至此不得不鋌而走險,為了有牢固的小團體,他這個“致富帶頭人”必須想辦法找到更多賺錢的途徑。

新的“錢途”,掌握在他手上,無數靠著這些“錢途”養家餬口的商賈,還有其背後的東家也就是地頭蛇們,就會如同吸毒上癮的癮君子,還能離得開他麼?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