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三十章 錢途(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錢途(續) (1 / 2)

西陽城北郊,西陽王府湖畔莊園,庭院裡,宇文溫正在用“劉士元投影儀”測量自己所處的緯度,自從有了這玩意,測出的緯度已經從度精確到了分。

經緯度,對於他來說再正常不過的概念,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卻是天方夜譚。

和人講起經緯度就和對牛彈琴差不多,也就楊濟勉強能理解,不過有著豐富天文觀測經驗的劉焯,倒是能理解何為“經緯度”。

前提是認可大地實際是個球體,否則經緯度的概念無從談起。

這種話題太過驚世駭俗,宇文溫也只能和楊濟還有劉焯討論相關內容,傳出去的話,雖然不用上火刑柱,但也會讓人認為是瘋子。

認可了“地球”,那麼說起經緯度來就容易許多,然而宇文溫屬於“講理論你不行,講實操我不行”,他說起經緯度來是一套一套的,可對於如何測量卻一頭霧水。

測經緯度原理很簡單嘛,用六分儀唄!

那麼問題來了,六分儀的結構是怎樣的?

呃,不知道。

宇文溫不知道,但好歹知道這個概念,至少知道六分儀形狀為扇形,其分度弧為圓周的六分之一。

而楊濟完全不懂什麼是“六分儀”,因為在明末時,六分儀不要說傳入中原,甚至還沒有被髮明出來。

宇文溫和楊濟想破頭都“發明”不出六分儀,而真正的天文學專家劉焯,卻對這個思路“若有所思”。

測量緯度,需要測量太陽的影子(角度),這個實現起來很簡單,就是立一根杆子觀察日影,但若是要製作一個行動式的儀器,能夠拿在手上測量緯度,可就不簡單了。

數年來不斷的改進,劉焯終於製作出了一種手持式投影儀,使用起來簡單而效果卻很好。

其原理很簡單,使用者不需要直接目視太陽,而是觀察棍棒投射到刻度計上的影子,其影子端的位置表明了太陽的高度,這樣緯度就可以計算出來了。

本著技術專利的思維,宇文溫曾打算把這種儀器命名為“劉士元投影儀”,或者“劉氏投影儀”,但那也只是想想。

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來說,將自己的名諱用在物品上,實在是斯文掃地。

所以這種儀器的正式名稱為:正統七年式量產型投影儀,發明人:信都劉士元,專利轉讓費:五千貫。

大家這麼熟,關係又這麼好,談錢傷感情,不談錢卻挫傷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為了鼓勵技術創新,宇文溫可不吝花錢。

緯度能夠很方便的測量出來,那麼經度呢?目前還不行。

只能測緯度的投影儀,想要進化為能夠測量經緯度的六分儀,何時能實現,根本沒有底,但有一點宇文溫可以肯定,經度和時間有關。

地球是個三百六十度的球體,自轉一週就是一天,計二十四小時,那麼經度每十五度的時間差是一小時。

繼續細分,經度每一度之間的時間差就是四分鐘,只要能知道兩地的時間差,那就能算出兩地的經度差。

以黃州西陽城觀星臺的時間為基準,如果某地的時間為上午八點,而與此同時西陽時間是上午七點,該地時間比西陽時間早了一小時,那麼這個地方的經度就是西陽以東十五度。

如果一個地方的時間比西陽時間慢了四分鐘,那麼此地的經度就在西陽往西一度。

再測出緯度,那就有了此地的經緯度座標,原理很簡單,但實現起來很難,因為這需要精確的時鐘,年\月誤差率要很小,而西陽工匠能做出的時鐘,達不到如此低的誤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