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州州治甑山,城外漢水畔一處臨時宿營地內,宇文溫看著眼前一碗速食米飯發呆,這玩意他吃了幾個月,如今見著就沒胃口,不但如此還隱隱反胃。
行軍打仗後勤是關鍵,而如何儘快做好可以入口的食物也很關鍵,所謂的“速食食品”便成了宇文溫要“發明”的東西。
這年頭沒有塑膠袋,也沒有罐頭,“真空包裝”的速食食品就不要想了,至於泡麵什麼的倒是可以想想,只是太耗油。
用泡麵做速食食品可以,但規模大不起來,這年頭即便黃州豬再多,拿豬油來油炸泡麵也太奢侈了,一旦上量那麼錢袋子可撐不住。
所以宇文溫根據“先進經驗”弄出了肉鬆,還有相對易於儲藏的火腿、臘腸等肉製品,但這玩意太貴況且也不能當主食,粟、麥、米其中之一總是少不了的。
正統六年式預蒸自熱速食米飯,每一粒米都經過高溫蒸煮然後乾燥儲存,食用前倒一杯熱水泡發即可,省時又省力還能填飽肚子。
而熱水用的是“高科技”快速加熱方式:以生石灰加水放熱原理製成的自熱碗,這一神器的出現,讓速食米飯解決了後勤供應的一大難題?
鬼才信哦!
宇文溫看著自己泡出來的速食米飯,許久都無法動筷,構想是好的,吃上幾日也沒問題,可連續吃上數月就是問題:味同嚼蠟。
口感差,只能靠佐料輔助進食,他從旁邊拿出一小包肉鬆倒了些許到碗裡,又從竹筒裡倒出半個鹹蛋,撈了撈開始醞釀“食慾”。
即便有榨菜或者鹹魚、鹹蛋之類送飯,這東西吃進嘴裡依舊味同嚼蠟,進了肚子要是倒黴的還會腹脹。
基於一貫的“科學態度”,宇文溫發明出這東西時進行了小範圍試吃,當時反響還不錯,奈何食用的週期太短,如今吃上數月之後,肚子都開始不舒服。
也虧得此次也算是小範圍食用,受肚子不舒服的人沒有影響到全軍的作戰,而一貫身先士卒的宇文溫,吃速食米飯疑似“中毒”,肚子已經連續數日“嘀嘀咕咕”了。
一旁的張魚硬著頭皮問道:“郎主,這東西實在是難以下嚥,不如換碗米飯?”
換?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宇文溫心中哀嘆一聲,苦笑著擺了擺手,硬著頭皮吃起這碗速食米飯,他既然要求別人吃,那麼自己也得做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了在軍中推廣各類速食食品,宇文溫已經豁出去了。
戰爭很殘酷,一支軍隊被圍,斷水斷糧很危險,而斷柴也很危險,沒有柴火就沒法生火做飯,將士們總不能拿著米生吃,所以自熱式速食食品真的是神器。
只是如今看來,速食米飯這種東西已經超過了技術能力範圍,宇文溫改善後勤的計劃得靠後了。
好容易吃完,宇文溫強忍著嘔吐的反胃感走出營帳,在他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營帳,從關中回師的軍隊就在這裡紮營,而從關中遷入山南就食的百姓也在此處暫居。
他們的目的地在出了漢口後分為兩處,虎林軍和府兵大部乘船直接順流而下回黃州,少部分跟著宇文溫走溳水去安陸,而百姓則是到長江南岸登陸,定居鄂州州治夏口。
關中大戰,收成必然受影響,而囤積許多糧草的廣通倉被宇文溫燒了,靠著長安城裡太倉的存糧養不活這麼多軍隊和百姓,所以要分流一部分人到山南就食。
這也是填充山南各州人口的好機會,尤其江南的鄂州,歷經戰亂後人丁稀少,需要百姓定居開墾農田供養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