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晉軍的實力不弱,兵力不比漢軍少,奈何卻是一群心懷鬼胎的綿羊當頭,世家出身的王衍是清談高手根本不會領軍,敵軍襲來,各部將領想的是如何保命而不是團結禦敵。
漢軍在晉軍外圍射箭襲擾,如果組織得當,晉軍完全可以反擊,然而十餘萬晉軍無統一號令各自為戰,將領和大臣率先逃跑。
被箭射死的沒多少,自相踐踏而死的反倒多了許多倍,二十萬軍民瞬間大亂,被漢軍胡騎逐個擊破,最後誰也沒跑掉。
此戰被胡騎屠殺的晉國軍民不計其數,白骨露於野,是為苦縣大屠殺,洛陽的晉國朝廷隨後滅亡,南渡建康的宗室琅邪王司馬睿撐起晉國大旗,是為東晉。
沒有組織,即便是一群獅子也要完蛋,而宇文溫留下來,可不是為了送死的!
為了給皇帝南逃爭取時間,要盡一切可能阻滯隋軍的步伐,此時的宇文溫正在皇帝御輦邊,他命人吹起號角,自己奮力大喊著讓周圍人靠過來。
“我乃宗室宇文溫,大家向御輦靠攏!保護陛下!”
皇帝已經走了,但知道的人還是少數,大部分人根本搞不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宇文溫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主心骨還在,他就是要聚攏人心。
至少還有個姓宇文的沒跑,留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共存亡!!
皇帝之事他確實是在說謊,但就是要給大家一絲希望,敵軍就在外圍,唯有向著玉輦靠攏才有可能熬過去,那些宮女、宦官等人無所謂,他要聚集的是禁軍和侍衛。
但凡有點腦子的軍人,就該知道聚在一起對抗騎兵,像無頭蒼蠅般在野地裡亂跑,只有死路一條,只是這麼一喊起來,自己人是注意到了,而隋軍也會注意到。
這就是提著燈籠上廁所——找死,可宇文溫已經顧不了那麼多,再不採取措施,大家全部都要完蛋!
。。。。。。
“總管,御輦旁聚攏了許多人,莫非小皇帝就在裡面?”
“總管,有數百騎往南疾馳,莫非是護送小皇帝難逃了?”一名副將指著南面飛揚的塵土說道,楊素看去眉頭一皺,到了他做決定的時候了。
皇帝會在哪邊?是在面前的隊伍裡,還是在南下的數百騎兵裡?
按說很可能小皇帝已經南逃,若是如此那動作還真快得不可思議,但也得提防對方使詐,萬一是故意引開他們,這也不是不可能。
估了估距離,楊素判斷己方有希望追到那數百騎兵,立刻對副將說道:“你,帶領六百騎兵追過去,無論如何一定要追上!”
“總管,剩下的騎兵怕是不足...”
“馬上去,本官親自在此指揮!”
“是!”
副將領兵追擊而去,楊素看著面前亂成一團的隊伍,命令部下準備衝鋒,視線落到御輦上那一個模糊的身影上。
“宇文溫是吧?兩年前讓你在兩河口攪局翻了盤,今日便要取你項上人頭!無論是哪個宇文,今日都別想逃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