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訊息到底真不真,莫要是周軍細作亂傳的?”
“你別不信,這可是我在將軍帳下做親隨的同鄉說的...”
老兵見著大家都在傳,一跺腳轉回營帳:“一會你吃飯可得多吃幾碗,往後糧食怕是不夠吃了。”
見著新兵莫名其妙的樣子,他把傳言說了一遍,見對方還沒回過神,先是解釋一下為何廣通倉被燒會導致糧食供應不上,然後又繼續傳授心得。
“你細胳膊細腿的,添飯肯定搶不過別人,記住,第一碗只盛半碗,趕緊吃完去排隊打第二碗!”
新兵點點頭,糾結了一會又問:“那接下來這仗還打不打了?”
“打?糧食都沒了還打什麼,我看吶,這大隋遲早要完!”
廣通倉被燒的傳言,如同投入水中的石頭在隋軍大營裡激起陣陣漣漪,向周圍不斷擴散,範圍越來越大。
。。。。。。
大營一隅,某處守衛森嚴的營帳內,數名將領正在竊竊私語。
“這訊息可靠麼?”
“可靠,我那族弟是華州田曹參軍...”
軍營內,按說在未經主帥允許的情況下,別人不許隨意打聽軍情,然而實際情況是各部將領都有自己的訊息渠道,今日入大帳的傳令兵說了些什麼,他們不知道,但一樣能從別處探得訊息。
軍營按例不許閒雜人等隨意出入,免得細作混進來刺探軍情,可實際執行起來卻漏洞百出,更別說如此大規模的營寨,許多軍隊集中在一起駐紮後魚龍混雜。
各家部曲進進出出,砍柴計程車兵也進進出出,其中混進什麼人都不奇怪,而將領們就是靠著自己的耳目,獲取主帥想要遮掩的訊息。
廣通倉完蛋了,襲擊糧倉的自然是周軍,且不說這幫傢伙是從哪個峪口冒出來的,堆積如山的糧草化作灰燼,長安城外的大軍怎麼辦?
從別處調也行,但是關中地界的存糧可不多,否則也不用挖廣通渠、設廣通倉轉運糧草,現在臨時組織青壯運糧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原、豳、涇三州總管府的糧食本就緊張,許多糧食運到長安屯在太倉,現在只能從州庫緊急調糧,只是這需要時間,看樣子夠嗆。
洛州那邊在打仗,糧食肯定緊張,蜀地是不要想了根本趕不及,只能靠著河東那邊救急,可長安城外的大軍每日消耗的糧草眾多,靠河東運糧不過是杯水車薪。
這還是次要問題,即便不會出現斷糧數日的情況,但糧食短缺必然導致軍心大亂,士兵們不可能餓著肚子和人拼命,這仗打不下去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刻進攻長安,但周軍必然死守,不說能否速勝,只說這仗還有必要打麼?
“楊家好歹過了一把天子癮,卻讓我等去拼命,呵呵。”
一名將領輕聲笑著,看了看在場諸位,他收起笑容:“依我看,這隋國遲早要完,諸位莫非想殉葬麼?”
另一名將領接過話茬:“當然不會,杞國公開出的價碼,我覺得不錯,再怎麼說,當年大家也是周國的將帥不是?”
“明日那幾位定然逼著我等強攻長安,到時進退不得...”
“那又如何?實在逼急了,大不了陣前倒戈,你們說是不是?”又一名將領笑道,“好歹長安城裡太倉的糧食夠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