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六十六章 一葉知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一葉知秋 (1 / 2)

初秋,隋國太師李穆病逝於長安,天子為此罷朝三日,派遣黃門侍郎監護喪事,賜馬四匹,粟麥二千斛,布絹一千匹,下葬之日,命百官護送其靈柩到城外,由太常卿以太牢之禮祭奠。

重臣病逝,楊堅有些神傷,當年他以隋代周,李穆給予了很大支援,如今這位國之棟樑離去,讓人唏噓不已。

但楊堅沒神傷多久便忙起來,因為他沒空發呆,而根據派往周國的細作傳信所報,種種跡象表明,周國最近有些不對勁了。

還能有什麼不對勁,無非是蠢蠢欲動罷了,休息了兩年後覺得身強體壯,又要大舉進攻,不過不要緊,隋國也已經做好準備。

這兩年他可沒有虛度光陰,數年前氣焰囂張的突厥,現在已被楊堅派出去的長孫晟用離間計弄得東西分裂,再無暇南下。

沒有了掣肘,就可以全力應付東面的周國,而周國卻被其南面的陳國掣肘,多多少少都要分心,但陳國對於周國來說,不過是疥癩之疾,還有一個問題,才是周國最大的隱患。

楊堅正值壯年,而鄴城的那位尉遲丞相已經垂垂老矣,所以時間在楊堅這邊,即便此次周國大舉進攻,隋國只要守住就好。

守得住麼?守得住,周軍最大的依靠無非是“轟天雷”,這轟天雷用來攻城犀利無比,但招數隋國已經熟悉了,所以也有相應的剋制辦法。

隋、周兩國交界的各處要地,隋軍均佈下重兵防守,周軍即便是傾巢而出西進,最後也只能是落得頓于堅城之下虛耗糧草的下場。

周軍再被挫敗一次,好容易積攢起來的信心和士氣,大概就徹底散了,接下來幾年會老實很多,而老尉遲大約也要走了。

接上位置的小尉遲,無論是尉遲順還是尉遲惇,要想壓住宇文亮會很吃力,而宇文亮也不會放過機會,必定趁機擴權。

尉遲氏和宇文氏的矛盾遲早要爆發,要麼是尉遲氏如同東魏的高氏那般取而代之,要麼是宇文氏來個強力反撲。

無論是哪種,周國必定陷入內訌,楊堅就等著這個機會,聯合江南的陳國,藉機漁翁得利。

這是楊堅和心腹大臣反覆商議了多次的結果,所以他是充滿信心,按著議定的方案以防為主,適當出擊,一如當年西魏對東魏。

想到這裡,楊堅的思緒轉到另一件事情上,那件事情讓他有些惱怒。

隋國建立,新朝自該有新氣象,楊堅將周國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制,改為三省六部制,減免賦稅徭役,與民生息,推出許多新政頗得民心。

國力恢復,百業興旺,但有一項措施卻遲遲不能落實,那就是制定新朝的雅樂正聲。

隋國的樂府,一開始自然是沿襲周國的樂曲,可是用前朝的樂曲,歌頌前朝的功德,這像什麼話!

開皇初年,有大臣上奏說禮樂崩壞其來自久,如今太常雅樂並用胡聲,請朝廷依據梁國舊事,考尋古籍。

按說梁國的雅樂與兩漢、魏晉一脈相承,據此修訂隋國的雅樂很合適,可楊堅覺得不合適:亡國之音,太不吉利了!

所以他下令樂官樂工檢校樂府,改換聲律,要制定出隋國的“雅樂正聲”來,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楊堅隨後命太常卿牛弘,國子祭酒辛彥之、國子博士何妥等議正樂。

這一議就是數年,楊堅覺得很鬱悶,這幾年來樂府用的還是前朝音樂,朝會、宮廷酒宴等重大場合演奏的依舊是周樂,這就是在打他的臉。

定個雅樂正聲遲遲定不下來,莫非樂府裡有前朝餘孽心懷故國?

楊堅大怒,正要嚴辦前朝餘孽之際,有大臣進諫,陳述了箇中緣由,他細細看了幾遍,才發現是自己想偏了:要想制定雅樂正聲,確實不容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