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 第十八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1 / 2)

黃州以北衡州以南,兩州在江岸的交界處,自西向東的長江在此轉了個大彎,向著東南方向奔騰而去,發源自大別山的赤亭水也在此處入江,天長日久形成大片江心沙洲。

彎道外緣長江東北岸,江水匯入一處河口,向著東南方向流去,然後在西陽城東數十多里外匯入巴水,此河即為三臺河。

江心沙洲橫在三臺河口前,如同牆壁一般阻止江水直接衝擊,故而河口處水流平穩,而上游十餘里處即為赤亭水入江口,所以兩處河口之間航道上船隻如梭。

許多前往西陽城的貨船,沿江而下在此處進入三臺河,然後半途進入分叉水渠,進入西陽城北大湖,最後靠泊在城北湖畔碼頭裝卸貨物。

有來有往,從城北湖畔碼頭滿載貨物起航的船隻,又順著分叉水渠進入三臺河,逆流而上進入長江,所以三臺河入口的安危分外重要。

船隻進進出出需要有人排程,免得擠作一團堵塞河道,而為了避免有賊人駕船入三臺河,順流而下襲擊西陽城,扼守河口也必須的。

河口東西兩岸均立有營寨,兩寨均有小碼頭停泊著快船,既防岸上的蟊賊也防水裡的江寇,沿著河堤向著下游而去,每隔數里還有烽燧,一做烽火傳訊二做監護河堤之用。

黃州長史郝吳伯正領著吏員在河口巡視,自從黃州境內河堤、江堤修築完畢後,無數荒地不再被水患威脅,開墾成良田已成定局。

主持興建水利設施的郝吳伯,看著三臺河兩岸的河堤頗為感慨,不光河堤,三臺河口西側河堤連線的江堤,也耗費了不知多少人的心血。

為了守住這心血,必要的營寨和烽燧是必要的,客商們要享受水利工程帶來的便利,付費也是必要的。

進入河口的貨船,需要交納“過路費”五文,當然只有進來的需要交,出去的就免了,每月收上來的錢,作為在此駐紮人員的相關費用“補貼”。

“河堤破損情況如何?”

“上官,大的險情沒有,些許破損已經修補。”

“雨季就要來了,防汛的各項準備工作要抓緊,各處沿河烽燧準備好石料和工具,以備不時之需。”郝吳伯說到這裡特地強調了一下:“數目要分明,以免有人貪了去!”

“上官放心,每處烽燧的存料都記得清清楚楚,不怕有人渾水摸魚。”

“河口的閘門檢查過了麼?”

“檢查過了,前日還開關過幾次,靈活得很,也堅固得很。”

“既然檢查過了,當時在場的全都簽字畫押在州衙存檔,到時若是出了紕漏,本官第一個倒黴,你們一個也別想跑!”

“上官放心,我等絕不會敷衍了事。”

不由得郝吳伯不上心,全套水利設施的關鍵點有幾處,其中之一就是這三臺河入口閘門,到了雨季一旦江水暴漲就得關閉閘門,避免江水湧入三臺河禍及下游兩岸農田,連帶著西陽城周邊也遭殃。

河水漲不起來,那麼西陽郡地界三臺河兩岸附近的湖泊水位也漲不起來,雨水能很快排出,避免內澇成災。

三臺河入口,西岸的河堤與至西向東而來的江堤連線,那江堤的起點即是此處,一路沿著江岸向下遊綿延而去,到了龍頭山又經過西陽城南,一直到巴口邊。

然後沿著巴口西岸轉向北,至三臺河入巴水河口,與三臺河南岸河堤相連,一路向著西北而上又回到此處,黃州西陽郡地界大部,如今已被河堤、江堤圍了一圈。

無數良田,都在這一堵“圍牆”裡面,而三臺河入河口處的幾道閘門,關係到無數百姓的身家,絕不容有失。

雖然有人駐守,但郝吳伯時不時加派人手過來巡查,今日甚至親臨現場檢視,順著河堤旁的官道一路走來,算是雨季來臨前的抽查。

折騰了一番,河堤、閘門仔細看過一遍,郝吳伯對現狀很滿意,接下來就是要巡查江堤,起點就是從河口處開始,沿著江堤一路往西陽城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