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陳、周雙方對於伍洲的攻防戰持續了數日而每次都是以陳軍敗退告終,看起來尋常無奇的五洲戍在吞噬了數千陳軍士兵性命後依舊被周軍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陳軍主帥、長沙王陳叔堅對於戰況十分不滿,此次他掛名主帥實際指揮作戰是由副帥樊毅負責但戰事進展緩慢也要承擔責任,雖然陳叔堅不擅長水戰但道理還是懂的:頓足於堅城之下士氣易損。
攻打五洲數日不克現在已經影響到士氣,陳國大軍從下游的建康出發千里迢迢溯江而上打的第一場硬仗就是五洲結果鬧出這麼個結果讓陳叔堅坐不住。
大軍出征在外每日人吃馬嚼消耗巨大但最要的就是士氣,千里跋涉本就有‘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之憂如今為了個江中洲讓士氣受挫確實划不來。
就這麼耗著也不是辦法時間拖得越久對陳國越不利,周軍就有更多時間對已經拿下的夏口加固城防到時陳軍攻城傷亡就會更大,在陳叔堅的督促下眾將調整了策略。
陳軍沒再跟五洲過不去而是陸路先行拿下了周軍棄守的燕磯,燕磯位於武昌東面二十多里為進攻武昌的必經之路,有了燕磯在手陳軍主力向西平穩推進終於來到武昌城下。
具體來說是武昌城東數里因為周軍已經在城外挖了數條溝壑連通武昌東南的湖水變成溝渠,陳軍和周軍在這些溝渠東西端對峙,另一路陳軍由陽新向西進發再折向北進軍來到武昌南郊卻一樣頓足於城外數里的溝壑前。
兩路陳軍算是兵臨武昌城所以對江面情況一目瞭然,有了燕磯在手陳軍亦可以觀察江北巴口的情況,確認武昌以下長江水道並無周國水軍片帆寸板後陳國水軍北上逼迫敵軍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若是直接攻打江北西陽城會如何?”陳叔堅問道,過了五洲以及北岸巴口之後就是周國的巴州州治西陽,南岸則是周國郢州武昌城,他對於周軍渡江肆虐國土有些不甘想著以牙還牙。
巴州州治西陽是那個周國東南道大行臺宇文亮次子‘獨腳銅人宇文溫’的老巢,陳叔堅覺得‘此獠’雖然幹掉了自己的死對頭始興王陳叔陵但依舊可惡至極若是可以的話來個攻其必救也許會有奇效也說不定。
“大王是要攻其必救?只是西陽城雖然毗鄰大江可其江岸不是很好停船,若是大軍要登陸得在巴口靠泊且不說巴口距離西陽城有一段距離光是那巴河城就不是好對付的。”副帥樊毅說起話來圓滑許多即奉承了陳叔堅又柔中帶剛否決了對方的想法。
他弟弟樊猛去年作為副帥輔佐始興王陳叔陵進攻江陵最後功虧一簣。罪魁禍首之一就是火燒江津戍的周國將領宇文溫,雖然‘決戰西陽之巔’的故事已經流傳到建康他也有所耳聞但絕不會認為那個‘獨腳銅人宇文溫’是白痴。
對方把五洲戍弄成個刺蝟那麼巴口處的巴河城也差不到哪裡去,若是己方還沒控制江面就去進攻北岸很容易弄得雞飛蛋打所以“攻其必救”算是餿主意肯定要否決,當然這種話說起來要圓滑避免讓陳叔堅下不來臺。
“既如此。要是周軍一直避戰呢?”陳叔堅又問道,他最關心如何解決周國水軍主力,樊毅回答說只要逼近武昌那麼周軍必定出來決戰否則要麼被堵死在樊口要麼逃回夏口到時被上游巴州的水軍和己方來個夾擊就根本沒有勝算。
“大王勿憂,武昌江面上就是決戰之地!”
。。。。。。
五洲以南,江面上密密麻麻的陳國水軍戰船揚帆北上。前鋒臨近五洲戍時營寨內點起烽火隨即江北岸上烽火臺開始向北烽煙傳訊。
陳軍副帥樊毅在座艦上看著那一道道烽煙不以為然,五洲離上游的武昌、西陽也就二十多里水路對方的烽煙最多隻能示警也幫不上什麼忙。
前方的五洲西側水域是長江主航道所以陳軍戰船便是由此溯江而上,此處江面寬約二里為了避開東北岸的五洲所以船隊要靠著西南岸前進,從武昌起下游江南沿岸均在陳軍掌握之中所以船隊也不怕西南岸有人用砲車、強弩威脅到自己。
船隊經過五洲時樊毅看向東北側洲上荒地,只見野草叢中零星躺著陳軍士兵的遺骸,有許多艘破損的戰船靠在洲南端岸邊大部分都已被燒得面目全非。
他看著這些連日攻打五洲戍的陳軍所留滿地狼藉苦笑著搖搖頭,周軍在五洲戍下了大力氣加強防禦果然是個又臭又硬的石頭讓己方咬崩牙。
“將軍,前鋒戰船發來訊號,上游武昌、西陽江面並無敵軍戰船!!”
眾將聞言均是一愣,周軍的戰船既不在五洲又不在西陽的巴口也不在武昌的樊口停泊那會跑到哪裡去。前鋒戰船雖然剛拐過長江河道看不太遠但樊口江面上若果戰船雲集也是能看出個端倪的。
“他們,應該在崢嶸洲。”樊猛說道,作為從軍數十年的老將他對長江水道上的沙洲瞭如指掌,武昌、西陽下游有五洲而上游有崢嶸洲都是有可能暴發大戰的地方。
“崢嶸洲...那他們就要倒黴了!”將領們知道崢嶸洲也知道崢嶸洲的典故所以更是對周軍嗤之以鼻。
崢嶸洲,位於西陽西北、武昌以北長江中為泥沙淤積而成的一個沙洲,在其水域發生的最有名的一場水戰便是東晉末年的崢嶸洲之戰。
東晉末年,權臣桓玄廢晉帝自立為楚帝,北府兵將領劉裕、劉毅起兵反桓將其趕出建康,勤王軍沿江一路追殺桓楚軍先是在江州的桑落洲擊敗對方的第一次阻攔隨後便是在西陽西北的崢嶸洲和桓楚水軍再戰。
是役,桓楚軍人數數倍於勤王軍且是桓玄親自指揮。然而勤王軍將領劉道規率先衝陣隨後劉毅、何無忌等主將也趁著東南風起放火船將桓楚水軍打得落花流水。
桓玄乘坐一葉扁舟逆流而上狼狽不堪的逃回江陵,桓楚經此一役遭受重創沒過多久便土崩瓦解而桓玄也身首異處,如今陳周雙方也是如此在崢嶸洲對陣,陳軍在下游溯江而攻又是刮的東南風。
天意要讓周軍完蛋。這就是天意!
“將軍,前鋒戰船發來旗號,周軍戰船在崢嶸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