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巴河城,宇文溫正站在城頭向北遠眺,城外阡陌良田可謂是讓人心曠神怡,這是打掉豪強魯氏之後的戰利品,宇文溫沒有歸為己有而是悉數分發給有功將士。
擁有自己的土地是自古以來百姓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宇文溫還沒富得可以不把這些田產放在眼裡但是知道孰輕孰重,他到巴州就任刺史有官田其上有官僕幫忙耕種,西陽郡如今是他的食邑所以只要巴州在他就不愁沒糧吃。
要守住基業就得有兵,要當兵的願意為自己拼命那就得有獎勵,而田地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獎勵,臨陣殺敵用重賞未必所有人願意玩命可要是為了田地那就不一樣了。
“周郎君,有勞貴軍鎮守巴河城否則本官真就捉襟見肘了。”宇文溫向著身邊人說道,那人正是領兵‘助拳’拿下巴河城的周法明。
從除夕夜擊敗魯氏族兵拿下巴河城至今周法明和部曲們就在城中駐紮以防止有人渾水摸魚,有他們在宇文溫可以騰出手來調兵收拾殘局,再說對方的存在可以讓長江對岸的陳軍‘冷靜’些。
“宇文使君客氣了,日後如需在下效勞定當定力相助。”周法明笑眯眯的說道,如今他做了大半月的巴河城主算是解鎖的猴子逍遙快活。
沒有二兄管束,沒有母親嘮叨,每日裡睡到自然醒然後練箭或者到巴水對岸的虎林軍軍營比武,這種日子對於周法明來說真是愜意得緊就如同沒了家長管束的少年可以盡情的折騰。
魯氏族人及其佃農都被分別關押,他在城裡可謂是生殺予奪說一不二,當然為了樹立榜樣他不會做出那種荒淫殘暴的事情但手握生殺大權的感覺當真不錯。
兩人正交談間,宇文十五走上來說下邊已經準備完畢,宇文溫便領著周法明走下樓梯來到城外,一處水田邊已是圍了一大群人,他們是虎林軍將士其中許多人已經在巴河城外分了田就等著大幹一場不過今日的主題卻是現場演示,由楊濟演示“利器”。
“楊幢主來了!”有人喊道,人群向兩邊分開讓出條路隨後一輛牛車緩緩駛來而巴州司馬楊濟跟在車旁,雖然楊濟已是州官但對於許多虎林軍士兵來說還是習慣叫他‘楊幢主’。
牛車來到田邊,人們紛紛看向車廂,今日宇文統軍說要展示幾件利器讓大家開開眼所以此時人人都是想一探究竟,不過車廂裡蒙著布看不出裡面放著的東西。謎底很快先揭開一個:那是一個耕田的犁,一個從未見過的犁,其轅是彎曲的。
“此犁轅曲故而稱為曲轅犁。”楊濟說道,他讓幾名士兵將犁扛下車扶著立在地面然後向四周圍觀的人們講解其中構造。
“此犁結構如下,這是犁鏵、犁壁、犁底...和平日裡用的直犁不同,此犁首先是曲轅,然後多了犁評和犁建...”
楊濟說得頭頭是道而圍觀士兵也是看得入神,他們大都是窮苦人家出身什麼農活都做尤其耕田那再熟悉不過所以楊濟講解起構造來都看得懂,不過他們犁田用的都是直轅犁從沒見過有人用曲轅犁,而且面前這曲轅犁似乎要比常用的犁複雜些。
宇文溫當然見過曲轅犁但那是一千多年後了,歷史上曲轅犁是在百年後的唐朝時期出現所以如今是獨一份,他雖然從沒下地耕田但電視上見得多對於這個促進農業發展的利器也是頗有印象,將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高科技’工具做出來靠的是楊濟。
楊濟在明末那一世家中有田地所以對於農活不陌生這具曲轅犁便是他親自打造,宇文溫知道結構但是要他來講解和演示卻是有些為難所以還是由楊濟負責。
光說不練假把式,士兵們聽得懂楊濟關於曲轅犁的結構介紹但搞不清楚為何轅曲了就變成利器,為了更加具有說服力楊濟便親自下田示範。
熟練的將曲轅犁搭在牛身後演示開始,楊濟耕過田所以操作起來行雲流水,走了一圈後圍觀計程車兵大約是有了頭緒但是還懵懵懂懂,一旁的來護兒卻看出了眉目。
犁鏵可調節,那麼犁地時可以深耕或淺耕,也就是能夠保持耕地深淺相同這樣便於精耕細作,雖然沒有親自扶犁但是他看得出來犁地時耕牛拉著犁推進似乎沒那麼廢力,這犁掉起頭來也很靈活確實稱得上是利器。
來護兒自幼父母雙亡是伯母撫養長大,在族裡時常下地幹農活所以對耕田門清只是他讀過書所以不像其他士兵般看出了不同但又無法總結出來。
楊濟知道要人親自試過才能切實體會其中精妙之處於是讓士兵們輪流試耕,大夥都是耕田出身自然是踴躍報名,下田試耕的人很快就感受到了曲轅犁的好處而圍觀的人也漸漸看出了門道。
“使君,這著實是個利器。”周法明在一旁由衷的說道,他不用做農活但是個聰明人能看出來這曲轅犁的妙處:很容易把田犁得更好時間更短。
每畝田能省下些時間和力氣那麼一天能能犁更多的田,田地越多這曲轅犁的效力就越顯得出來,不要說自家用就是推廣開來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此犁巴州今年春耕開始推廣,本官已打造幾副分別送到黃州、安州、襄州,周郎君若是不嫌棄便帶一副回去給令兄,讓令兄在衡州也推廣使用。”
“多謝使君!”周法明真誠的行了個禮,無論敵我、無論南北,這個曲轅犁推廣開來是有利天下蒼生的事情。
見著大家對曲轅犁的妙處都有了切身體會,宇文溫拍拍手示意進入下一環節,當然示範者還是楊濟因為他真的對於農活是紙上談兵還是不要露怯為妙。
楊濟讓士兵從車上拿下個籮筐,裡面是綠油油的一株株野草,他將籮筐放在地上開始講解起來:“大家都種過水田,如今我說的是插秧,首先要在秧田育秧等到苗成之後拔秧再植到水田中,這就是插秧...”
插秧是後世種田的一道農藝可在這個時代還沒出現,此時種田是直播法也就是直接將稻穀播入水田,所以士兵們聽著楊濟的講解個個是如同聽天書般。
從他們的爺爺的爺爺起種田就是直接撒種入田,現在有人突然說這樣效果不好得‘插秧’才能增收真是覺得匪夷所思,就好比自己母親忽然有一天語重心長的指著隔壁王叔說“他才是你父親”時天地崩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