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耀祥今天是最後一個上臺演唱的歌手,所以在主持的時候,一直都很緊張。
眼看著歌手們一個個表演結束,轉眼到了第六位,馬上李志凡唱完就是他,此時除了緊張之外,還平添了焦慮。
“下面將要登場的第六位歌手……不是我!”
關耀祥自以為幽默的開了個玩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李志凡!”
下面觀眾異口同聲的喊了出來。
關耀祥笑了笑,用非常不普通的普通話說道:“他今天要帶給我們一首很特別的歌曲,是改編自一出京劇裡的唱段,也是一個千古流傳下來的愛情故事,接下來,就請大家欣賞。”
說完,關耀祥快步讓出舞臺,現場燈光也隨之變暗。
伴隨著模擬心跳的音樂,李志凡一步步走了出來。
和上一期故弄玄虛不同,這一次一直有一束銀白色的燈光照著他。
待看清他的樣貌後,下面觀眾們歡呼雀躍,站起身喊叫他的名字,或手舞足蹈。
據節目組說,這五百位大眾聽審是經過專業去粉絲化選出來的,實際上就是在選擇聽眾的時候,節目組會問幾個問題。
其中就有:華語樂壇你最喜歡哪個歌手?
只要不是節目組邀請的這些歌手,就有一定機率被選進現場當觀眾。
現場五百人原先大部分都不是李志凡的死忠粉,但春晚和《中國人》的確給他圈粉太多,之前就知道他的觀眾不論,不知道他的現在也基本都看他眼熟。
李志凡在舞臺前站定,現場安靜下來。
一聲戲曲女腔忽然出現:
“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
傳統的京劇三大件——京胡、月琴、京二胡響了起來,打擊樂帶著點綴同時加入,其中板鼓聲清脆悅耳,一瞬間彷彿把觀眾從現代舞臺拉到了茶館、劇院的戲曲舞臺上。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
女腔和伴奏停頓了一下,忽而又響:
“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人言洛陽花似錦,偏奴行來不是春,低頭離了洪洞縣境。”
女腔尾音一收,下面觀眾紛紛叫好。
“唱的真好!”
“戲曲也很好啊,李志凡是要唱戲嗎?”
“這一段兒誰唱的?音色聽起來有些粗啊!”
“李志凡也沒張嘴,不知道他要怎麼改編。”
“難不成是用流行唱法唱京劇?”
“往下看看再說吧!”
觀眾的小聲議論停止,突然音樂風格驟變,
一段兒笛聲加鼓點輕快、婉轉的傳了出來,還有絃樂和古箏、琵琶夾雜在內。
西洋樂器加民族樂器這種編曲風格很多歌手都用過,觀眾們也瞬間恍然,李志凡今天這首歌原來是要走中國風。
這種融合一點都不突兀,反而很順暢。
臺上,李志凡拿起話筒,開始哼道:“Yeah~yeyiye~Oh哦吶啦……蘇三說……”
觀眾席後排幾個樂評人頓時眼前一亮:
“R*B!”
“戲曲、流行、中國風、R*B……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聽到這麼多風格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