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凡輕描淡寫的點點頭,“好啦,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果然是李導,經歷過大風大浪!”
秋天豎起大拇指,“李導果然是我們晚生後輩學習的楷模。”
“呃……”
李志凡一愣,苦笑搖頭,他才剛過三十歲沒兩年,怎麼感覺就成老前輩了?
他還年輕啊!
還想做小鮮肉啊!
可惜,青春一去不復返!
……
從日本回來,李志凡潛心開始了下一部電影的籌備工作——《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部電影算是一部極具文藝範兒的犯罪動作片,也是李志凡準備拿來衝奧的電影,待他摘下小金人,就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在好萊塢的人氣和地位也能更高一些。
衝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這是對大多數人來說。
對於李志凡,衝奧不能說很簡單吧,可他畢竟有金手指在,有著很多的儲備條件。
雖然在另一個世界裡,《這個殺手不太冷》連奧斯卡一項提名都沒有,又是法國電影,甚至被認為是壓根沒有送選,此外這部電影問世之後,拿了很多提名,卻一項中獎都沒有。
當然,《殺手》沒有獲得大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連國際三大電影節都沒有去參加,且在當時的美國上映後,票房並不高,只有不到兩千萬美金,可謂是撲的一敗塗地。
在這種沒有另一個世界的資料和成功記錄打基礎的情況下,李志凡依然拿來拍攝,也算是一種挑戰。
此外,也是他摸索到了奧斯卡近些年的風向,像《阿凡達》這種大片,問鼎男主角基本沒戲,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還有可能提名,但能不能拿獎,那真得是看評審老爺們的口味了。
所以這一次出新作,賭的成分和運氣,要大一些。
為了更符合人物,李志凡對劇本做了一些修改。
男主人公的名字,依然是Leon,只不過中文翻譯變成了李昂。
而且在電影中,也會有多處中文“李昂”兩字的展露。
李昂是華裔,但背井離鄉漂泊海外,又是頂尖職業殺手,一直獨身住在紐約中國城。
一天,12歲的鄰居女孩瑪蒂達從外歸家,看到家人被謀殺,機靈的敲響了領居李昂的房門,暫避殺身之禍。
瑪蒂達被李昂收養後,瑪蒂達開始教他學習英文,甚至當起了他的管家。
李昂則教她殺手的技能,兩人漸漸生起似父女又似戀人的複雜情愫。
後面的故事,依然是復仇的戲碼,也免不了反覆波折,但最後的結局並不幸福,男主角李昂和瑪蒂達的仇人同歸於盡,指向瑪蒂達和李昂養的一株盆栽。
在細節方面的更改中,當然是要符合時代性,畢竟這是一部94年的電影,原劇很多地方都很老舊,最基礎就是家裡的裝置,且作為殺手,李志凡當然要設計更為簡潔和有力的生活環境。
比如整個家裡客廳就只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但是裝修格調卻不顯一貧如洗,所以他打算弄一間充滿北歐工業風格的屋子。
起初拿出這個劇本的時候,周圍看過的人都不覺得特別優秀,甚至有禁忌的成分在裡面。
然而在這個時代,這已經不是什麼黑點,況且劇中也沒有寫什麼特別的東西,有感情也是小女主的一廂情願,男主作為殺手,就是一塊兒冰冷的石頭,直到後來被融化,還沒發展什麼,就死了。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正式版本是110分鐘,但另有一133分鐘的版本。
該加長版本正式名稱為“國際版”,不過只在日本上映。
為什麼只在日本上映?或許跟增加的劇情,以及故事有很大關聯。
多出來的23分鐘片段裡,主要在中間增加了李昂和瑪蒂達相處,尤其是偏向男女感情描寫的片段,而在正式版本里,這些描寫特別特別少,墨非常之少。
包括瑪蒂達向李昂表示想成為他的戀人,而李昂拒絕她的對話、兩人同床共眠的鏡頭、李昂提到因自己失去舊情人而成為殺手的談話、與一些她跟著他觀摩殺人技巧的鏡頭。
最重要的,是其中有一段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