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車小隊開始射擊之後不久,這個步兵第二大隊的大隊炮中隊,也開始了射擊。
率先展開射擊的,是這個中隊的自動炮小隊,也就是裝備著兩門九七式20毫米反坦克步槍的那個小隊。
“轟~”
“轟~”
在接連開始的兩聲槍響中,兩顆20毫米高爆子彈,準確的命中了七百米距離上的機關槍堡,其中一顆子彈,還打在了機關槍堡正中間的重機槍槍眼位置上。不過可惜的是,韓超之前,並沒有提前就將重機槍安置在機關槍堡中。所以,這顆精準穿過了射擊口的高爆子彈,也就沒有造成任何毀傷。
更重要的是,連坦克炮打出的37毫米穿甲彈打在這堡上,都沒有對這機關槍堡造成什麼實質性毀傷,這小小的20毫米反坦克步槍,當然就更造成不了什麼實質性毀傷。
和坦克炮射擊的效果差不多,這些20毫米高爆子彈打在堡壁上,也是轟然炸開,然後就是泥土飛濺外加煙塵飛舞,泥土落下以及煙塵散去之後,同樣,也就只是出現一些淺坑,其他損傷,那是完全沒有。接連打了十幾發高爆子彈後,見到任何效果,這個自動炮小隊的日軍士兵,又換上了對付坦克的穿甲子彈,再次展開射擊。結果,自然是除打出了一些較深的坑之外,再沒有任何實質性毀傷。
……
大隊炮中隊的步兵炮小隊,也早已開始了射擊,他們和迫擊炮小隊已經商議好了分工。他們的兩門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負責轟擊第一營第三連以及後面近衛混成排的戰壕,迫擊炮小隊的兩門九七式81毫米迫擊炮,則負責轟擊第一營前面第一連和第二連的兩條戰壕,步兵大隊所屬的全部炮兵火力也就是這些。目前在用不上後方遠端重型炮兵火力之時,為保證火力的覆蓋,兩個小隊任務也就只能如此分配。
而之所以,用步兵炮轟擊第一營後方的兩道戰壕,而用迫擊炮轟擊前方的兩道戰壕。原因也就在於,迫擊炮雖然口徑較大,射速很快,殺傷力和毀傷力也更大,但迫擊炮的精度,卻是遠遠不如後膛裝填的步兵炮,所以,他們要用精度更好的步兵炮,來打擊更遠距離的目標,用精度較差的迫擊炮,來打擊距離較近的目標,以圖最大化發揮步兵炮的高精度優勢並規避掉迫擊炮的低精度劣勢。
所以總體而言,日軍大隊炮中隊的這種安排,已經可以說是極為合理。
“轟~”
“轟~”
“轟~”
“轟~”
四門火炮相繼開火,開火聲音雖然不大,但炮彈的毀傷效果和殺傷效果卻是絲毫不差。
兩顆九二式步兵炮炮彈,直接落在了近衛混成排戰壕裡的最兩邊處,隨即轟的一聲爆起兩大團火球。在刺眼的白光之中,彈片以炮彈落點為中心,向四周猛烈的飛散開來。不過因為整條戰壕中就只有三名警戒兵,所以所有的彈片就都是噗噗的打進了戰壕胸牆和背牆的土方中,暫時無人受傷。
隨即,兩門九二式步兵炮,微微調整橫向角度,然後一名日軍炮手狠狠拉下炮繩,兩顆炮彈再次以極高的彈道打向空中。
然後準確落進戰壕。
因為近衛混成排全排原就只有三名士兵在戰壕中負責值守警戒,後來其中一名士兵,因為露頭觀察時間稍長,而被日軍的重機槍打中頭部,當場陣亡。現在,在五百餘米長的近衛混成排戰壕中,就只剩下這兩名警戒兵。所以以日軍這區區兩門步兵炮,想要直接命中倖存的這兩名士兵,那也就是機率極小之事。
但在步兵炮炮彈那頗大的毀傷力之下,一顆炮彈在轟然爆響之中,將一處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戰壕背牆,徹底震塌,這處背牆下面的防炮洞,也會震塌了半個,不過幸運的是,用以支撐防炮洞的木材,沒有折斷,處於其中士兵,也只是被坍塌的土方,壓住了一部分土,身體只是受到輕傷。
另一顆炮彈,則是直接打在了一名班長所處防炮洞的洞口處,巨大的煙塵和泥土之物,夾雜著大量的熱浪,和滾燙的炮彈彈片,猛烈吹進防炮洞中,這名班長驚呼一聲,但幸運的是,他們這是彎曲型防炮洞,不是以前傳統的那種一條直線型的防炮洞,所以縮在內洞的這名班長,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僅有的傷害,也就只是,在極度的緊張之中,他手中的軟布掉在地上,急促的呼吸中,吸進去了大量滾熱的煙塵和硝煙,他咳嗽了半晌,才感覺又恢復了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