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抗戰之天下第一軍> 第四十章 達成目的算為標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 達成目的算為標準

韓超正在思慮著接下來的作戰計劃時,卻遠遠的看到營長李炳祥帶著他警衛班的兵還有大約一個排計程車兵,從後方遠處走了過來。

韓超欣喜的看到,李炳祥警衛班的兵和那個排計程車兵手挑肩抗的,卻是兩挺二四式重機槍!

不過之後李炳祥就和韓超說了,他們這個近衛混成排,不僅沒有火力不足的問題,反而因為裝備著這麼多的輕機槍和擲彈筒,還存在著“火力過剩”的問題……

所以,在之後準備日軍總攻擊時的側翼埋伏作戰時,可以將這兩挺重機槍都配發給他們,但在這第一次接觸作戰之時,則最多隻能配發給他們一挺。

韓超一口答應下來,做人也得差不多著不是?太過糾纏那就要招人厭煩了。

他們這個第九十八師不是雜牌部隊,所以每個步兵營裝備六挺重機槍那還是能夠保證的,但也算不上是中央軍第一等的精銳嫡系部隊,所以中國軍隊此時普遍嚴重缺乏的山地炮和野戰炮等重灌備,那是不要想的。

不管韓超再怎麼說,他這也只是一個加強排的編制,雖說到時用於側翼襲擊時,需要對付日軍的坦克而要用到重機槍,不過到時再將兩挺重機槍撥給他就好。現在第一營就只剩下了四挺二四式重機槍,其餘什麼支援火力也不具備,必須及時增強火力。否則,沒有什麼後方炮火支援,再沒有重機槍作為火力支柱,只靠那點火力單薄的輕機槍和步槍,這仗是沒法打的。

……

韓超隨即命令全排在戰壕後方五十米的距離上,再次挖掘構築重機槍專用工事,以盡最大限度的給這挺重機槍以及操作手以保護。

中國軍隊因為航空力量和地面重型火炮乃至於是輕型火炮這種支援武器都極為缺乏,所以在作戰中,只能是以重機槍作為部隊的支柱火力,但因為中國軍隊往往不重視重機槍的偽裝和保護,所以往往都是輕易的就被日軍的各種中近程曲射武器在第一時間毀傷。

而韓超命人構築的這個簡易重機槍工事,雖然因為缺乏必要的材料和工具,而無法做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工事,但還是儘可能的找到了大量其他材料來替代,最終構築成了一個頗顯簡陋但又做工精細的“機關槍堡”。

最終的成果就是,最中間是架在三腳架上的那挺二四式重機槍,四周距離碉堡內壁各有一米的寬度。四周壁上,最內層,是從村內找來的幾套浸過了水的厚棉被,用多根一頭尖利的木刺牢牢釘死在中層的木樑上,用以阻擋因炮彈和火藥的衝擊而產生的炮彈破片或是中層木樑上脫落後高速飛出的木屑。中層,是用從村中民房大梁上拆下來又鋸成了幾米長的小段粗木牢牢釘成,縫隙處也被用一些細木檁條所密密釘死。外層,覆蓋的是從村中找來的各種鐵皮,作為抵擋子彈之用,外側又用和的泥厚厚的堆徹了一大層,足有半米多厚。

李炳祥看這邊乾的熱鬧,他也頗有興致的跑過來觀看,不過這一看之下卻是又一次的目瞪口呆,這……隨便用一堆連鋼筋和洋灰都沒有一點的東西構築起來的土堡,也能叫做“機關槍堡”?

不過,在韓超給他簡單的介紹了兩句之後,他也就明白了過來。

其實韓超構築的這個機關槍堡並不算難,最內層的也就只是幾層厚棉被,這棉質東西向來可以抵擋尖銳物的突刺,比如,古代的軍將士卒就經常以各類輕便的棉甲披身,用以抵擋敵軍射來的箭矢,在近現代,更是有用浸溼的棉被和小推車製成的“土坦克”用來進攻日軍據點的例子,所以這個點子,並不足以為奇。中層用粗木配合細木,構築成工事的主要支撐,更是土木工程中基本且簡易的方式,而且材料要求普通,極易尋得。外層也只是用了點鐵皮和泥巴,來厚厚的封死,鋼鐵皮有沒有問題不大,用泥巴厚厚的磨起來,那就更是簡單。

……

其實不論是軍事和戰爭,還是其他的什麼事,方法都不重要,符合不符合常理也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達成目的算為標準”,只要能夠達成目的,用什麼方法和用什麼東西,符不符合習慣和經驗以及所謂的規範,那又有什麼重要的?

詳細到此事,目的其實就是要構築一個能夠有效保護居於其中的重機槍以及人員的重機槍工事,只要是建成了具備這個功能的“機關槍堡”,那就是達成了目的,當然,韓超也希望是用鋼筋混凝土來構築機槍碉堡,然後再挖掘構築“反坦克壕”並配備反坦克步槍和反坦克炮,再有一支高射炮兵和地面炮兵部隊,最好再有空軍的密接對地支援那就更好了,但現實條件允許麼?

很明顯,不可能!

那怎麼辦?

那就要儘可能使用可以使用的東西來達成目的!

難道要像此時其他的國軍部隊,包括陣地就在前方的第一營一樣,只是在地面上粗粗的挖上幾個坑,然後在四周堆上土,這就算做是重機槍工事了麼?自己不努力想辦法,只寄希望於“國際聯盟”的干預調停和西方大國的武力干涉甚至是靠官兵們的血肉之軀與日軍的鋼鐵火海那以卵擊石般的硬拼,不死傷慘重那簡直是天理不容!此時的國人性格純實,甚至作為保家衛國的軍隊也是如此,頭腦絲毫不知拐彎,更沒有後世國人腦中的各種歪且壞的腦筋,這讓韓超頗為無奈。

但就是這麼個簡易工事,包括其他一些並不太難的東西,此時的中國軍隊在十四年的正面戰場上,就硬是沒有將之發展出來,實在是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韓超建議李炳祥依照這個重機槍工事的模板,將第一營的其他幾挺重機槍也用這樣的工事保護起來,以防止在第一時間就被日軍的各種炮火所毀傷,但李炳祥看了看周圍挖掘了各種戰壕工事後已經累趴下一地計程車兵,還是搖了搖頭說道。

“算了,咱們的重機槍都配置在後面,也就比你這個機關槍堡稍微靠前了那麼一點而已,而且日軍的擲彈筒沒有瞄準具,所以應該也不會打的太準了,他們的步兵炮和山炮野炮,距離也不會拉的太近,再說大夥的體力也消耗的夠嗆了,晚上日軍還可能會發動夜襲,我看暫時就這樣吧!”

韓超還想再說什麼,李炳祥擺了擺手,又問起了餐食的問題。

韓超本來還想辯駁,但他也是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一味的堅持就能讓他人認同了自己的觀點。

無奈之下,只得就此打住,這些軍事理論和戰術素養,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轉移給他人,自己這是受過多年的軍校高等教育和嚴酷的訓練以及多年來幾近不曾間斷的實戰經歷,所以才能如魚得水般的靈活運用,可要是像現在這樣直接手把手的傳授給這些存在於八十年前真實歷史中的人,別說是靈活運用了,就算只是讓他們理解和認同,那都不是件容易事。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