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謎語很難,如果不是熟讀典籍的讀書人,連歷史名人知道的都不多,更遑論去猜了。
姜儀自小很愛猜謎和腦筋急轉彎,此時見到這些有挑戰性的謎語,不由得閉目沉思起來。
旁邊一個看上去四十有餘,書生打扮的傢伙搖頭晃腦喟嘆;“哎呀,這個實在太難了,我看了半天,只猜出兩個名人啊。”
站在他旁邊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看樣子也是讀書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功名,他接過話道;“能猜出兩個已經不錯了,我看了半天,一個都沒猜出來呢。”
老書生輕蔑的道;“那是因為書讀得不夠多,你應該多看典籍。”
年輕讀書人聽了有些不服,便反問;“哦~卻不知道你猜出了那兩句詩?”
老書生得意的道;“第二句啊,鑿壁偷光的不是匡衡麼?匡衡是歷史上有名的學問家,小時候家裡窮點不起燈,他為了學習,就把牆壁鑿穿了,偷鄰居的光來讀書。”
年輕讀書人忍俊不禁;“噗……”
“你笑啥?”老書生白了他一眼,怒問。
“沒沒,你繼續說。”
老書生也沒計較,又道;“還有第五句;人人皆戴子瞻帽,說的是蘇軾蘇東坡,他字子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經發明一種長筒帽流行一時,所以這句就是指蘇東坡。”
“哈哈哈……”年輕讀書人大笑;“如果謎底是這般容易,任誰都能猜出來啦。”
老書生搖搖頭道,譏諷道;“嘖嘖,你自己不學無術,連這些歷史名人都不知道,我猜出來還笑我不對,真是不知所謂!”
年輕讀書人反駁道;“放你的狗屁,你真以為我不知道匡衡和蘇東坡的這些事嗎?只是這謎語深奧,絕不是明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緊接著又道;“如果按照你這樣說,那遲歸路上長憶母這句,就是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咯?門狀送還王介甫的就是王安石咯?”
老書生頓時如醍醐灌頂般道;“咦,對哦,這句的歷史名人就是孟郊和王安石啦。”
年輕讀書人吐出兩個字;“天真!”
“你說誰天真?!”
“難道不是嗎?”
老書生一把年紀被一個毛頭小子說天真,氣得鬍子亂顫,伸手指著他怒道;“你年紀輕輕,童生都不是吧?居然說我天真,要不我們打個賭,如果這四句句不是說這四個歷史名人,我就……我就輸你八百銅。”
“好,我跟你讀,如果是這四人,我輸你三百銅……”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的,好不熱鬧。
旁邊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有兩個穿著秀才襴衫的人聽了,鄙夷的看著兩人笑笑。
其中一個說;“李兄,你猜出了幾個?”
被稱為李兄的秀才無奈的搖搖頭,苦笑著說;“我就猜出兩個,一個是第二句的諸葛孔明,一個是第六句的太公望。”
“我也是!”
眾人的議論紛紛,姜儀卻如入定老僧一般,不知過了多久,她牟然睜開雪亮的眼睛,嘴角往上一翹,情不自禁的興奮大喊一句;“我猜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