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個個都說想吃,姜儀邊笑嘻嘻的讓他們稍等,然後把泡好的米粉撈出來,下到小鍋裡煮熟。
其實米粉本身就是熟的,只是曬乾後硬邦邦。
之前用冷水泡軟了,現在只需把水一燒開,就可以起鍋了。
姜儀麻利的把幾個碗筷洗好放在灶頭上面時,水就開了,她把米粉分別夾到幾個碗內,然後把鍋裡還用小火燉著的湯勺起,澆在麵條上面,幾碗粉就煮好了。
“治哥兒,去把老道叫進來,一人一碗,吃吧!”
趙夫子端起一碗比較大的說;“我和孫兒兩人吃一碗就夠了。”
陳治叫了老道,自己先跑回來端起一碗,不顧燙嘴就窸窸窣窣的吃起來。
“原來是有好吃的啊?那我也嚐嚐。”老道進來,笑呵呵的說。
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一天都是吃兩頓,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屬於在飢餓狀態,有得吃,是誰也不會拒絕的。
老道先喝了一口湯,便眼睛一亮,驚訝的道;“這湯很不錯啊,鮮甜中帶著醇厚的濃香,微微的辣刺激著口感,我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粉。”
“是啊,就米粉口感也不錯。”陳治很快就吃了一半,這時才有空說話。
姜儀笑道;“肯定啦,我先是用冷水泡,再用熱水煮,這樣的粉煮好後不會成坨,而且口感也比較好。”
“爺爺,這粉好好吃,我還要吃粉。”
“呵呵,先喝幾口湯,把胃暖起來再吃粉,而且湯比較有營養。”趙夫子邊說邊用瓷羹勺了一口湯伸到小能禮的嘴巴。
他一口吸下,長大嘴“啊”了一聲,一副很愜意的樣子。
“這粉比老周頭粉攤的粉好吃多了。”趙夫子也喝兩口湯,開心的對姜儀誇讚道。
姜儀聞言,忽然有個想法在心中發了芽。
趁大家還在吃,她端了碗進去喂弟弟。
姜臻吃了幾口,大呼過癮,連線吃了兩碗。
回到廚房,看到鍋裡剩下的湯大概還有三分之二。
她陷入了沉思。
兩隻大筒骨大概三斤,要十二銅。
古代不比前世,豬骨頭都比肉便宜,肉又以肥膘比較貴,特別是五花肉,是最貴的。
而前世一隻豬最貴的是排骨,然後豬肚,到筒骨和其他骨頭,肉都是比較便宜的,特別是肥膘,如果其他部位的肉是10塊一斤的話,純肥膘最多隻能買兩三塊錢。
這個時代的骨頭都是剔得比較乾淨的,所以只要四銅一斤。
而石螺更便宜,只要二銅一斤。
加上些桂皮八角之類的調料,柴火,鹽,人工,熬一鍋湯絕對不需要二十銅。
幹米粉是八銅一斤,泡軟了話大概有一斤半以上,如果三兩一碗粉,煮六碗沒問題。
一鍋湯加多點水,不用今天這麼濃,大概夠五十碗粉的湯頭。
這樣全部加起來,本錢是二十銅加六十五銅左右。可得到五十碗粉。
如果一碗粉買四銅,就可以買二百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