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唱完,步儒許久才回味過來。
“春芽,這歌不像童謠,也不像下里巴人的鄉曲,你是哪裡聽來的?”
他雖然八歲開始讀書,但是一開始只是簡單的認字而已,就讀讀《神童詩》《幼學瓊林》《弟子規》,然後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這些書能大概認完上面的字,和背下來就已經是完成啟蒙了。
然而這裡恐怕也就是兩三千字,因為除了千字文的一千字是完全不同的字之外,其他的書大部分字都是重複的,這樣的識字量還不及後世三年級的小朋友。
十一歲後他就沒讀書了,雖然沒有辦法繼續進取,但他本來也比較愛讀書,經常複習蒙學內容,所以前面學的也沒忘。
但除了上面提到這些書,他根本沒讀過什麼課外書,在這樣的小村子裡,常用的三百千千四書五經都不多,像課外書之類的更是罕見,這首如詩如歌的曲子,不但讓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思想精神上也分外的吃驚。
他知道自己的娘子字都不識一個,就算有這個思想高度胡亂編,也編不出這樣的詩來。
其實他不知道,他眼前的不認識字,沒見識的鄉下小媳婦,知識量見識量是他的十萬倍,就算她最不擅長的古文寫作,寫起來恐怕也比他好太多。
“你就別管太多了,重點是要你記住這首歌,我只希望你能珍惜今天,刻苦用功的人。”
說完這些話,她便進了房間。
唉,有個這樣的小郎君真費神啊,如姐如母還要如師般教導他。
這是正太養成計劃吧?
回到古代雖然沒有了手機網路,失去很多消遣的東西,但好處也很多,最起碼空氣新鮮,能讓人早睡早起。
第二天一起來,她發現那傢伙躺在旁邊打著呼嚕,她躡手躡腳的起了床,洗漱完畢,看見書桌有些凌亂。
便過去收拾。
桌面上筆墨紙硯到處亂放,但是最顯眼處,卻見一張紙上密密麻麻寫了一首詩。
正是自己昨晚唱的《明日歌》
步儒的字是不錯的,鎮上的老夫子就不止一次的誇讚,說在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字很難得了。
這歌自己就唱了一遍,居然能讓他一句不少的默寫出來,雖然有四五處有錯別字,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普通的人,就算一首七言絕句都不能聽一遍就默寫出來,更何況這明日歌這麼多句。
從這裡可以看出小郎君的讀書還是有天賦滴。
他記性好,理解能力應該也不會很差,如果再開拓一下他的視野,增加些知識儲備,考個秀才應該不難。
或許讓他好好讀書真的是正確的做法
想到這裡,她樂滋滋的收拾好桌面,然後去做了早餐送過來。
和弟弟隨便的吃了點,她便張羅開鋪,而弟弟則套車,把早早趕到店門口的村民貨物搬上車。
遠處的太陽在東邊的山崗上升起。
平靜而美麗的一天,在忙碌著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