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斤魚足有一兩多銀子了,就算後世鄉下集鎮的地攤賣菜小販,也很少能一下子做了近千塊的生意,難怪大馬哥會有此感嘆。
姜儀開始收拾攤位,嘴裡謙虛的應道;“大馬哥過獎了,這也沒什麼啊。我們賣完了,先去買點東西,遲點如果碰巧就一起回去好麼?”
攤位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就是三塊破布而已,紮在一起,步儒提在手上。
“好好,你們去逛吧,我這也差不多了。”
姜儀想了想,拿出兩貫錢,遞過去又道;“你明天就挑一擔米過來把,要糙米就行了,我先付你200銅定金。”
大馬哥毫不猶豫的爽朗道;“沒問題!”
他也不客氣,接過錢就放進懷裡。
兩人拉著手,兩人歡喜的去退了押金10銅,加上之前賣了三斤,除了還大馬哥,買包子剩下的十多銅,全部加起來身上有380多銅了,減去給大馬哥的200銅,身上還有180多銅。
終於不再囊中羞澀了,對於兩人來說,這可是一大筆錢。
“春芽,有了這筆錢,我們就可以度過這個冬天了。”步儒語氣有些激動,亦恍如夢中,要知道早幾天自己還曾一度絕望,當時相伴的人病得快死了,自己身無分文。
“嗯,我們還會有更多的錢,以後賺錢養家的事就交給我,你安心讀書,給我掙個誥命回來,不要讓我一輩子做個農婦,好嗎?”
“春芽,我……”他在想;自己堂堂正正一個大男人,難道還要妻子來供養?雖然他是真的很喜歡讀書,他之前的夢想也是能考取個功名,不說光宗耀祖,最少要給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看看,自己能行。
但是,經過春芽生病這段時間,他慢慢意識到,自己其實只讀了三年書,勉強熟讀三百千啊。
三百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雖然是古代最經典也是最主要的啟蒙書。
就說這《千字文》,這是宋代周興嗣如有神助,一夜寫成的,寫成之後髮鬚皆白。這書中一千個字沒有一個重複的,兒童學完後就意味著認識了一千字。
這書能幾百年來成為啟蒙讀物,有過人之處,書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始,四字一句,隔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韻味,不覺吃力,重要的是這一千字不是毫無邏輯的堆砌起來的,而是層層推進,整而貫通。
這也就罷了,整書非常的有文采,斐然華麗,最主要的是處處引經據典,各有出處,解釋起來就是一個個小故事,兒童們喜歡。
但科考不是熟悉幾本啟蒙書就能考的,是要讀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書。
這四書每本都是煌煌鉅著,晦澀難懂,需要有業師指導,可他手上卻根本沒這些書,也無人指導。
雖然借別人的看過一會,但根本不熟悉,看不懂,而去考秀才,不但要讀透四書,並在《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經上精通任意一本以上。
這還不夠,還要學會做文章。學寫文章,筆墨紙硯缺一不可,這要花費多少錢?多少時間?
不讀透這些四書五經,根本考不了試,連考童生都考不上,更別說秀才、舉人、進士之類。
春芽還小,家裡很窮。
百無一用是書生,自己來個‘十指不沾陽春水’,這個家誰來擔?
夢想可以有,但和現實還是有很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