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響亮的一嗓子,果然吸引了三四個人的注意,其中一個看了眼便走了,有兩個詢問了價錢,只有個老頭子看了看,挑了兩隻中品的魚,用大馬哥的稱掛了下,一斤一,老頭丟下17個銅板走了。
終於開張了,兩人頗為高興,姜儀第一時間還了12銅給大馬哥。
接著一上午,雖然有些人過來看,但很多看了看,或者問了價就走了。
結果一上午兩人只做了兩次生意,第二次賣了兩斤低品的小魚乾,定價12銅一斤。
看來這生意不好做啊。
步儒這傢伙見生意如此清淡,便拿出本隨身帶著的《千家詩》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
而大馬哥的馬蹄賣得剩下幾斤了,都是挑剩下的,品相差了些。
中午姜春芽去賣了六個包子,一人兩個吃下,今天受大馬哥幫助頗多,才請他吃兩個包子,已經很寒酸了。
中午過後,開始慢慢散墟,人少了些,姜儀些失望,難道要把這些魚揹著來,再揹回去?
正在愁眉不展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人對沉浸在書海里的步儒說;“你們這些魚乾一起打包12銅一斤賣不賣?”
“12銅一斤,會不會太少了……”大木頭步儒有些猶豫,按照他們事先分好的,二指以上四指以下的屬於小魚乾,12銅一斤。巴掌大小的屬於中品魚乾,15銅一斤,二斤以上的屬於大魚乾,18銅一斤的,現在全部最低價買,似乎有些吃虧。
姜儀抬頭一看,這個老頭好像是早上第一個來買的老頭。
此時見這呆子還在猶豫,差點被氣得吐血,所以不等他說完,連忙接過話道;“賣賣,我現在就給你裝起來。”
老頭滿意的點點頭,讓他旁邊的一個僕從遞過來一個大竹籃子。
大馬哥見他有生意上門,連忙過來幫忙。
他先接過籃子稱著給老頭看了看,然後幫著一起把魚乾小心的放進籃子,稱過後一共還有二十九斤三兩。
“二十九斤三,算二十九斤就可以了,12銅一斤,十斤120銅,三十斤360銅,360減12一共348銅!”
終於把這魚賣掉了,姜儀心中大喜,隨口就報了金額出來。
報完之後,卻發現旁邊的三四個人全都目瞪口呆的看著她。
古代的讀書人主攻文學,算術上屬於旁門左道,會簡單的加減法運算就不錯了。
唯有生意人會些乘除的運用,但也不是每個人都精通,因為很多小生意人沒怎麼讀過書。
兩位數的乘法,就算是讀過書的生意人,也不能這麼快,張口就算出來啊。
在古代,這算等於是高階會計師的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