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後世的栽培技術肯定比現在更好更成熟,再說自己也不是很好的種植能手。
而且,後世高產的都是經過培育的高品種,而自己收來的這一代紅薯鬼知道什麼犄角旮旯的品種。
但就算如此,兩千斤應該還是有的,姜儀笑笑,面對家公的懷疑,這種事無法解釋,等到收穫的時候就知道。
步水貴搖搖頭又道;“就算能產兩千斤,這東西能不能吃,好不好吃還不一定吧?”
“我吃過,味道挺不錯,甜甜糯糯的,等種出來給你嚐嚐就知道了。”
聞言,步水貴有些小小的期待起來,真的會畝產這麼高還好吃嗎?這老二的媳婦一直是很勤奮的,家裡家務、家外田土都能操持一番,以前就是嫌她人太木訥了些。
但是想不到病一場之後,整個人彷彿變了一般,但又說不上什麼地方不同,樣貌說話方式,行為動作都還是那樣。
什麼地方不同?好像是說話的內容變了,似乎更加有目的性和成熟了,看上去雖然還是十多歲的黃毛丫頭,但是卻有一股讓人信服的感覺。
“居然你這樣說,那你就種吧。”
“好的,”姜儀微笑的點點頭。
上午弟弟出了一趟車,早早就趕回來了,下一趟車會在中午吃了飯再去。
因為是獨家運營,貨不多,所以只好這樣一天跑兩趟。
除非是遇見特殊時候遇見大客戶。
他最近一段時間一到家,餵了牛就立即去屋旁的低窪地整理,把淤泥挖起來鞏固到堤壩上,並加上些河裡摸起來的大石頭。
這工程他在年前就開始做,主要是對面向澗流這一面,所以此時工程也快結束了,而雨季也快來了,看來他很有做個魚塘塘主的決心嘛。
“爹,我回去做飯,你一會過來吃。”
步水貴不置可否的低著頭,拿起鋤頭把地裡幾棵雜草鋤了,又順手把旁邊的幾塊石頭隨手扔開。
他伺候了一輩子的田土,這些行動顯得都是習慣動作。
姜儀先往店裡走去。
她得回去做午飯。
村裡吃午飯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都是上午九點十點吃個朝食,下午五六點吃個夜食,他們管這叫吃朝和吃夜。
但是後世來的姜儀習慣了一日三餐,而且也知道少吃多餐對身體更好,所以都是早上七八點吃朝,中午十二點左右隨便吃個午飯,晚上六七點再吃一餐。
一開始步水貴還說過步儒和姜儀,說他們太浪費了。
但現在老二家日子過得紅火,也不缺這點吃食,而且他們吃什麼也從來不鋪張浪費,再說吃什麼是老二一家子的事,他雖然是父親但也是別家人,所以說了幾次之後就不說了。
甚至在剛剛遇見開飯的時候,還會吃上一點。
碰上自己兒子家吃飯,端起碗筷吃點是天經地義的,沒客氣的必要。
回到雜貨部,裡面人聲鼎沸。
店門口的空地上擺著一張桌子,七八個村裡人或坐或站圍著桌子,一邊吃著米酒和鹽漬蠶豆,一邊嘻嘻哈哈的聊著天。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雜貨店成了村裡有空閒時間的人休息娛樂的場所,經常一群人聚著吃酒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