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突兀的詢問讓步儒微微一愣,微微打量了一眼老頭,隨即便放下筷子,轉過身站起來,認真的應道。
老者又問;“可是買四書?”
“嗯。”步儒應道。
姜儀則對小男孩招招手,低聲道;“小弟弟,這碗麵姐姐一個人吃不完,你幫我吃一點好不好?”
老人見自己孫子羞澀卻經不住誘惑的走到姜儀身邊,怯生生的拿起筷子就要吃人家的面,便咬咬牙道;“我這裡恰好有四書,你要嗎?”
見步儒遲疑,老者道;“我家就在旁邊,可以回去拿過來給你看看再做決定。”
步儒點點頭,老者快速起身就走。
老闆這時過來說道;“這老頭是個秀才,就算有書,也是舊的,還不如去書店買呢。”
姜儒溫和的笑笑;“沒關係,看看再說。”
不多會,老者用一塊藍布,包著幾本書,開啟一看,正是《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四書,都顯得很老舊,可能被翻過很多次了,但卻沒絲毫破損,可見保護得當。
“是你要學嗎?”老者攤開書後,扭頭問步儒。
步儒點點頭。
老者又問;“之前從未治過學?”
熟讀三百千等啟蒙書籍只能叫蒙學,讀四書五經才叫治學,一般的學生都是在七八歲開始蒙學,十二三歲開始治學,要是讀書厲害的神童,十歲開始治學的都有。
十六歲還未治學的步儒有些靦腆的點點頭,說;“對的,還未曾治過學。”
老者拿出其中一本,道;“既然是剛剛開始治學,那你可從《大學》讀起。是初學儒家道德思想的入門典籍。”
頓了頓搖頭晃腦的又繼續道;“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處。”
步儒聽了,訝然問道;“這些話是誰說的?”
“這是南宋末期一學者名朱熹所說,此人提倡存天理滅人慾,雖然不甚出名,但他的思想可成一家。”
步儒點頭道;“還未聽過此人名字,他的這些話也有一定道理。”
姜儀聽了卻頓時陷入深思,上輩子作為一個文科生,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歷史上的理學大宗師朱熹可是鼎鼎有名的,不知道誰也不可能不知道他啊。
他的理學思想深深影響了有明和有清兩朝,甚至在其後還有深遠影響。
他的《四書章句集註》被明清兩朝的欽定教科書,科舉考試的標準。他的對孔孟聖人的解讀是官方標準,在明清兩朝,他的地位幾乎可以比肩孔孟聖人,可謂儒學的千古一代宗師。
正是因為他的思想,禁錮了明清兩朝,特別是存天理滅人慾影響了數百年的社會風氣,因為他,明清的封建思想達到高峰,比如女孩子要三從四德,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要女子無才便是德。
想不到上一世的大宗師,在這裡居然不甚出名,理學思想也沒有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