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媳婦倒是喜上眉梢,恨不得立刻把家分了。分家後,她們自己握著錢,想幹啥就能幹啥。不管是買個什麼零嘴、針頭線腦,或者給孃家捎東西,也不用看公婆臉色。多好!
大房的人走後,二房的人也沒久留,大家匆匆吃完飯,就拖家帶口地走了。想去大房圍觀一下分家後續。也不知道這家能不能分成?怎麼分?知道了,也好有個借鑑。
夏秋的幾個兒子和兒媳婦,聽劉元清喊出分家後,都有些意動,也看到了希望。如果大房把家分了,他們也可以像大房看齊,逼著父母把家分了。
梅子的幾個親哥和嫂子對劉建軍和夏秋早有不滿,暗戳戳想分家想很久了。他們覺得夏秋和劉建軍太偏寵梅子,家裡什麼好東西都緊著她。
梅子不就是能讀書,靠上大學了嗎?憑什麼她回家就能不幹一點活兒,全家人都要供著她。她上大學,除了掙了個好名頭,給家裡做什麼了?
這時,他們一致忽略了梅子每次放假回家,都把自己在學校省下的錢票拿了出來,還給他們帶了小禮物。
在梅子的幾個嫂子看來,她考上大學,也沒給她們帶來什麼實際上的好處,反而因為她被拐賣過,十里八村的人都在說二房的閒話,讓她們跟著丟臉。回孃家走親,都抬不起頭來。
其實,她們早就暗地裡給丈夫吹了不少耳旁風,去年還讓梅子的幾個哥哥主動站出來,向夏秋和劉建軍提出分家。
只是劉建軍和夏秋只會比劉建民和成桂英更強勢,幾個兒子也不如大房的幾個兒子會掙錢,在家沒什麼話語權。他們提過幾次,都被夏秋和劉建軍否決,還把他們臭罵了一通。讓他們不敢再提。
只是有些念頭,是壓不住的。
尤其是上個月,夏秋和劉建軍提出要去市裡給梅子買一套房子,以後當陪嫁。梅子的哥嫂立馬紅眼開鬧了,這家裡的錢,可都是他們的血汗錢,憑什麼他們出錢給梅子買房子?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房子什麼的,等梅子畢業上班了,單位上都是包分配的。明明公家會免費給安排房子,幹嘛還要拿錢去買?還是拿他們辛辛苦苦掙的錢!
他們卻是不想,這家裡大部分的錢,都是夏秋和劉建軍掙下的。他們又不像大房的幾個兒子,都有正式工作,每個月都能拿工資。就他們掙的那點工分,也就夠他們吃喝。
上次蘇漪在市裡的廠子弄了批瑕疵品,也是夏秋和劉建軍冒著被抓的風險,夜裡偷偷去外村兜售的。
當時梅子的兄嫂怕事情敗露了,叫人告發自己投機倒把,被民兵和公安抓去勞改,都沒敢去。
現在夏秋和劉建軍靠賣瑕疵品掙了一筆錢,想給梅子買房子,他們卻都不幹了,都覺得那筆錢該是他們這些做兒子的,沒有梅子的份兒。
畢竟,以後給父母養老的,還是他們。
蘇漪他們來之前,二房已經上演了好幾次鬧劇。為了分家,幾乎是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熱鬧得很。
不過二房的人都愛面子,在外面還是親如一家。只是每天收工回家,吃晚飯時,總要吵上一吵。
夏秋和劉建軍被吵得頭疼也心寒,本以為自家幾個兒子都是孝順聽話的,沒想到他們鬧分家,比家裡的幾個兒媳婦還鬧得厲害。叫夫妻倆特別傷怒。
一氣之下,兩人和兒子卯上勁了,死活都不同意分家。他們愛鬧鬧去。看他們能鬧到什麼時候。
……
本來夏秋和劉建軍是堅決不同意分家的,兩人想的是,要分,也得等梅子出嫁後。省得叫外人說閒話。
這十里八村,還沒有女兒在家,就把家分了的。
可是看到大房頭天晚上鬧分家,第二天就把家分徹底了,叫家裡幾個兒子兒媳婦更加鬧騰,甚至連面子都不顧了,大白天在隊上大食堂吃飯,就吵著讓他們分家,說是再不分,就要去鄉上公社找領導給做主!他們再也不想當冤大頭,供妹妹吃穿,還要給妹妹買房子。他們也有自家的小家要養。錢都叫父母花妹妹身上了,他們的兒子女兒怎麼辦?
劉建軍當場被氣暈過去,夏秋對幾個兒子、兒媳婦徹底冷了心,請人趕牛車把劉建軍送鎮上衛生所,轉頭就叫了劉家幾個族老和村裡幾個幹部做見證,說要分家。
二房這次鬧分家,叫人大跌眼鏡!夏秋竟然說她和劉建軍不跟兒子過,要跟女兒過!
這種分法,別說在劉坪,就是在整個桂花鎮,都不曾有過。
大家都勸夏秋三思,要不還是等劉建軍從衛生所回來再做決定。哪裡有讓女兒養老的道理?
梅子的幾個哥哥嫂嫂也是極力勸夏秋,讓她跟他們過。梅子總是要出嫁的,哪裡有讓出嫁的姑娘給孃家父母養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