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坑啊,無論孫穎達作出怎樣的決定都不好,說到底,陸庭還是王爺的記名弟子呢。
“莫非孔博士要偏頗自己人?”王詠志皮笑肉不笑地說。
孔穎達眼裡閃過一絲決絕,準備大義滅親,畢竟這情況,想幫也幫不了。
正當孔穎達要批評陸庭時,旁邊突然“砰”的一聲,把孔穎達嚇了一跳,到嘴邊的話一下子嚥了回去,扭頭一看,弄出動靜的一直沉默不語的杜正藏。
“妙,妙啊”杜正藏一臉激動說:“千古第一奇詩,甲上,陸庭這首賞花,必須給甲上。”
不會吧,甲上?
在場人都驚呆了,王博士都給出丁的評分,杜正藏一反常態,給出甲上的評分,還說什麼千古第一奇詩,不是傻了吧。
王詠志有些不敢相信地看了杜正藏一眼,很快冷笑道:“杜為善,你是讀書人之恥,就是想討好秦王,也不能這般指鹿為馬,看來當年老夫的決定沒錯,要是國子學多了像你這樣的人,那是國子學之難。”
杜正藏要名氣有名氣,要才學有才學,二年前有人舉薦杜正藏入職國子學,王詠志覺得杜正藏有學問,但育人子弟經驗不足,帶頭反對,也就是他帶頭反對,國子學才沒收杜正藏。
得知原委後,杜正藏也放話說王詠志心在仕途,不在學堂,也不願跟他這樣的人成為同僚。
只是事情過了這麼久,二人很有默契沒有重提而己。
杜正藏搖搖頭,嘆息一聲:“王博士,陸庭說得不錯,今晚過後,你在國子學呆不下去了。”
陸庭說自己在國子學呆不下去,現在杜正藏也說自己在國子學呆不下去,瘋了吧,就是有秦王作後臺,也不能這樣威脅自己。
再說了,自己是太子府的人,太子府也不能坐視自己被他們公然打壓。
王詠志剛想說幾名硬氣的話,坐在旁邊的張虎眼前一亮,一邊拍掌一邊大聲喊道:“妙,妙極,這首賞花,必須給一個甲上,沒想到今晚驚喜連連,得此好詩,當瓢一浮白。”
不會吧,又一個甲上?
在場不少人傻眼了,先是出現一個沒有出現過的丁級,接著是兩個甲上,打分怎麼兩極分化?
五甲詩是破天荒地出現,丁也是第一次出現,而甲上,還是頭一次出現。
這屆鵲橋奪燈,出現太多意外了。
為了鼓勵參與者再接再勵,給一個甲中已是最高評價,預示學無止境,期望有更好的佳作,杜正藏給一個甲上已經很令人驚訝,沒想到員外郎張虎也給出一個甲上。
要是別人,在場的人早就嘲笑了,不過杜正藏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極高,一時沒人反駁。
“果然是青出於藍勝於藍,此詩甲上,實至名歸。”孔穎達只是稍加思索,很快面帶微笑地給出自己的評分。
天啊,三個甲上了,到底怎麼回事?
長孫衝看了看那三個評判,又看看一臉淡定的陸庭,內心徹底懵了。
到底怎麼回事,不就是一首沒完成的殘詩嗎,給一個丙下都是留了顏面,現在一個子三個甲上,這也就是說,老大是最後的優勝者?
鵲橋奪燈還有一個規則,要是有人取得三個或多於三個甲上的評價,無須再比較,即可勝出。
原本二千貫飛出口袋的賭注,這是回來了嗎?
不僅回來,還帶回來二千貫彩頭,好像養的一頭公豬跑了,還沒來得及傷心,它竟然拐回了一頭母的。
不少人一臉糊塗時,孫時永終於琢磨出來了,忍不住大聲說:“的確是千古第一奇詩,不給甲上,真說不過去。”
四個甲上.....
一名叫崔彬的參與者忍不住問道:“評判,這...到底怎麼回事?”
不是一首沒有完成的詩作嗎,聽起來一竅不通,差不多所有人都覺得陸庭會成為一個笑話,突然之間就扭轉了,到底出了什麼事?
孫時永對杜正藏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為善兄,還有勞你給大夥解惑一下,就去小露臺那裡講解吧,很多讀書人都希望聽到你的講解。”
一個教坊使兼青樓行業會首,名聲也就那樣,還不如把這個露臉的機會讓給自己一直欣賞的杜正藏,對他重入仕途有幫助,再說也是杜正藏最先發現這首詩的妙處。
要不是杜正藏及時看出其中巧妙,丟臉的不僅僅是王詠起,其餘四人都得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