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音樂,尤其是古典鋼琴曲圈裡,一個名字在最近常常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那就是江超。
有影響力的國際鋼琴比賽其實不少,比如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比如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但在最近,這些鋼琴大賽的關注度都不如德州國際鋼琴大賽高。
倒不是說德獎的含金量比其他幾個鋼琴比賽大,而是因為……現在大家對德獎的心態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迄今為止,德州國際鋼琴大賽是唯一沒有中國人拿到大獎的比賽。對於華國的鋼琴界來說,德獎賽就像是硃砂痣,就像是蚊子血,撩得人慾罷不能。
所以江超得出現一下子讓人們充滿了希望。多少年沒有華人取得通往德州音樂廳的入場券?現在有了,那個人叫江超。
許多人在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不僅沒有聽過江超的名字,甚至沒有聽過德州國際鋼琴大賽,但不影響他們為此感到高興。
音樂老師說:“我們國家很有可能突破德獎賽的零。”
然後,不管底下的學生懂還是不懂,回家時偶爾會跟父母聊幾句:“老爸,老媽,聽說德什麼鋼琴比賽有個咱們國家的人要拿獎了。”
“哦,那是個什麼獎?”
“不知道,反正聽音樂老師說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啊……雖然不是什麼體育比賽,但總還是可以為國爭光。”
華國普通人喜歡把帶有競技色彩的東西與愛國主義情懷捆綁在一起,一時間,有不少人覺得江超參賽的意義就在於為國爭光。
但是,大多數人是不會有機會聽到江超這個名字的。就像當初朗朗和李雲迪如果不是在春晚上露臉,儘管他們已經征服了世界嚴肅音樂界,絕大多數華國人民還是不會聽到他們的名字的。
所以這個比賽的名次,目前很難影響到江超的生活。
這對江超來說,挺好的。他現在才高中,對出名也沒有慾望——甚至可以說有些排斥。如果出了名,高中的味道或許就變了。
期間,有一家電視臺的一檔節目邀請過江超,是大名鼎鼎的芒果臺,節目叫秒秒向上,邀請函說,希望江超的正能量激勵更多孩子追夢。江超考慮了挺久,拒絕了。而拒絕的理由是,他不喜歡這個節目的名字,如果叫天天向上他可能會考慮一下。
所以,或許江超失去了一個更早出名的機會。
在古典音樂圈,江超卻已經引起特別多的關注。
幾個著名的音樂學院的教授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或者在雜誌上發表文章,毫不吝嗇地表明瞭對江超的喜愛和肯定。
“他的表演,對肖邦這一首曲子是特別的詮釋。”
“非常熱烈,熾熱的情感!”
“極高的完成度,毫不客氣地說,我喜歡他的演奏風格!”
“很明顯,將來有人再演奏《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時,江超的這個版本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