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洋帝國> 第十四章 “海關退稅”制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海關退稅”制度

“海關的事,還是講一講,莫元帥談一談吧,下個令掃掃走私,總比下令不要年俸銀,強得多吧。”李華遷講到。

“走私這事,我是說不了話的,下個令容易,聽不聽,則是另一回事。”莫虎說完看了看幾位,還無奈的笑了下。

李華遷口氣很硬的說:“你下令,我來說。我們要想個辦法,怎麼解決走私。”

莫虎:“單靠海軍去打擊,現在看,沒什麼作用。前年不是還讓各地剿了一次,結果呢。海上的事,根子在陸上,剛剛何常侍也講了,有了私港便有了走私,想法子處理私港才是正經。你說呢,太傅。”

莫海格很莫名的打了一個哈欠,打完之後說道:“年歲大了,便有些乏了,李大人別介意,天雄,你說個辦法吧,畢竟你接觸實務,元帥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華天雄明白,自己如今暫時被賦予了代總理事務大臣,暫時有了入閣的資格,這份權利有個期限,換言之,自己現如今算是“試驗”階段。原本朝廷議事,自己哪有發言權,如今莫海格推他出來,主要是有了提點和培育的心。

莫海格則想著,華天雄是把好刀,是可以直接拿來用的,不用點撥,只讓華天雄自我發揮就好,因為華天雄必定會掌握分寸。華天雄多年來,極力營造“無黨無派”的身份,從剛剛在外面跪下的剎那,就此打破。

官當到莫海格、華天雄這個層次,俗人會想最重要的是平安落地,但這個位置怎麼會是俗人,能在這個殿裡,都是有能力、有理想的,一個純粹的官僚是很難突破這官階的層層篩選的,理想之下便是頭腦對火候的拿捏,拿捏的程度則是‘屁股’的偏倚。

這個殿內,是帝國政治家們最高的舞臺,同時也是表演家們學習的範本,‘鬥而不破’的常態下,如何體現出陛下對朝廷的把控是‘無風波瀾’的和睦靜態。

可外面被四位王爺攪得‘波濤洶湧’,這個小屋子又怎麼可能‘無風波瀾’。

所有的問題,不論是走私還是稅費減少,無非是藩王自重,影響了朝廷。畢竟走私最嚴重的幾個區域,都是藩王們自己的開闢的私港。

這個殿,沒人能說,這個天下,沒人敢說。

哪怕稍稍涉及,就如同開篇一樣,陛下的口諭就是警告劃線的意思。

藩王自重一開始就是陛下種下的種子,如今開花結出惡果,陛下不可能承認四子威脅到了朝廷,也不可能承認帝國出現了明朝藩王自重的形式,承認了,皇朝不穩。

當下這個時節,陛下自知身體和精力註定平息不了,所以這個蓋子什麼時候揭開,至少陛下駕崩前是不能揭開,誰要解開,就會被摁下來。在場的哪一個都清楚,所以當華王做出一些舉動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勸華王‘禮遇四王’。

這些舉動,一方面是陛下為了自己身後名著想,另一方面則是怕給在旁虎視眈眈的各個列強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操縱所謂‘民主大革命’的機會,而實質上則是把這個國家分而食之。

至今為止,誰也不知道35年的審政會到底出現了什麼事件。張之民的去世,紀彬年歲還小於莫海格竟然致仕,原本主張國體改良的朔正皇帝一時間也保守了起來,正在推行的“皇權立憲”被叫停。

華天雄:“政事堂去年整治私港的時候提過一個策略,一方面效仿英國徵收船稅,另一方面,學習英國在印度辦法,給一些港口特定的“退還船稅”的政策,提高其港口稅的比例,這樣很多船自然會選擇大港口,也方便我們,因為很多船上岸交稅後,會再向海關申請退還,這樣也方便我們同港口算稅,至於小港私港,我們可以讓它們申請“退還船稅”政策,這樣也方便我們清算,逐步提高政策臺階,讓大港吞併小港,約十年,小港私港必然銳減,稍加清理亦可;至於走私,退還船稅之時可開倉驗貨。”

李華遷問道:“那小港走私怎麼辦?”

華天雄答道:“一兩年內,逐步增加船稅,直到船商承擔不起,自然走私的就會上小港,而商貿品自然會進退稅港。等一年兩年後,便可查抄一批。”

李華遷:“為何去年不報?”

這個時候,華天雄沒說話,莫海格則插言道:“內閣我記得票擬的是先由呢北屏島試行,後來就給了敬事堂,你們常侍司應該看到了。”

“我沒看到,陳常侍你看到了麼?”李華遷問道。

常侍司舊稱司禮監,陛下登基時所改,常侍司設掌印常侍為舒予常侍,秉筆常侍則為陳曾守常侍、何濼常侍,三人負責宮內大小事宜,為首的舒常侍最貼近陛下身旁,且管著常侍司、侍衛司(原御馬監)、宗務、宗親等事宜;陳常侍負責常侍司之下的敬事堂,主要管和內閣交接需要批紅的日常政務;何常侍則負責戶部和內帑的財務、二十四衙門、宮八局以及宮裡在各地的署衙。

“看到了,不過當時,朝廷定了讓海軍去追繳,敬事堂依照規矩就將此類的摺子,存檔備查了。”陳曾守常侍答道。

李華遷:“哦,對,去年議這個事的時候,天雄正巧不再,去賑災了吧。”

莫海格岔了一句:“陳常侍,你說說吧,這個主意,你覺得如何?”

陳曾守常侍一愣,然後道:“交李大人意見。”

“不錯,就這麼定了吧,太傅如何?”李華遷說道。

莫海格:“我看可以,用雙子島北島省試一試,雙子島北島省遭遇海嘯,劉山、辰安、塞中一縣給個免費名額,就當試用,這三地正好也是港口聚集的地方,另外再給兩個名額,讓雙子島自己定。”

李華遷:“都說太傅看大局,各省放開讓他們申報這個“退稅港”,每省先給47個名額,除了雙子島,其餘各省,申報費用也定點錢,看多少合適,這能緩解了年俸銀。”

莫海格:“各地政策不要相同,畢竟是因勢利導的政策,根據地方不同,申報費用不要太相同了,而且每個省的名額47個,要確切到城市和港口,不要‘一帶多’,或者出現‘掛靠’的情況,西海省、希文省、望海省,這些海運大區,每個申報費二百萬兩,其餘省份一百萬兩。災情過去,雙子島申報費用,也要增加二百萬兩,諸公意下如何?”

李華遷笑著打量了一下莫海格,說道:“妥當,這四個省和四個軍區是協同軍政的,四個王爺也該出點血了。至於這個退費政策,退多少比較合適?”

莫海格:“華王陛下,你看如何?”

華王此刻似乎也沒清楚,便問了句:“諸公都為帝國想,我必當奏報爺爺。華總理,這個退費,你看多少合適?”

華天雄:“暫時,英國目前大約是進出口稅費的十分之一,我們海務衙門曾調研過。為了配合出口,建議定為出口退稅十分之二點五,也就是2.5%的稅費退換。進口退稅十分之一點七,也就是1.7%的稅費退換。”

“不用給各地規定太死,讓他們自己酌情定奪,怎麼改,都是由各地說的算,等有了好的結果,在逐步規範推開。這個法子,我同意。”莫海格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