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陳瑾瑜真是被錯殺的,他總還是要繼續尋找那讓他寢食難安的同父弟弟。
陳見安盯著證詞冊子幾秒,突然笑了。
“有勞大人了,還麻煩大人幫忙聯絡一下宮裡那位作證的姑姑,下官有些問題想要當面問一問她。”
大理寺少卿連連點頭。
“提審證人是應該的,容微臣給宮裡遞上帖子,稟告了皇上再將人給帶過來。”
說完便轉身出去派人進宮,陳見安也撩下襬坐到椅子上開始翻看,江芙卻走到書架旁邊,按照時間找到二十年前的架子,駐足停在前面好像在找著什麼東西。
陳見安詳細檢視了案件記錄本,上面寫著炎明熹狀告陳家窩藏罪犯意圖混淆皇家血脈。
按照炎明熹的說法,二十四年前先帝妃嬪被打入冷宮後不甘寂寞勾引侍衛,並且跟侍衛兩人生下一個孩子,偷偷將孩子藏在冷宮中撫養到三歲。
那野種三歲的時候先帝駕崩,太妃按照規模要陪著先帝殉葬,於是她將孩子交給自己的心腹徐公公,讓他偷偷送出宮去。
徐公公將這孩子伏虎寨的大當家,大當家暗中讓人將孩子送往江南。
而江南恰好是陳侍郎夫人的母家,炎明熹一口咬定那孩子被送到了陳夫人的手裡,然後假裝成她在江南生下的孩子,再帶回京城。
他之所以敢如此猜測,全都是因為陳家的兩個孩子陳瑾瑜和陳見安都是在江南出生的。
陳夫人的身體不好,三年中有兩年都在母家住著調養身體。
兩人不同的是,陳見安生下來後沒多久就被帶回了京城撫養,之後再沒有離開過京城一步。
倒是陳瑾瑜幼時常常跟著母親兩邊奔波,更是在母親死後被父親送走求學,留在京城的日子屈指可數。
便也是如此,才讓皇帝對他疑心甚重。
如果不是心裡有鬼,京城中的名師大儒並不少,何苦要將兒子送去外面求學,甚至幾年都見不到一面?
陳見安合上卷宗揉了揉太陽穴,想著要先派人去江南,將當年給母親接生的穩婆找來。
然後再將當年京城中給母親診出喜脈的郎中找來,他記得父親之前說過,大哥當年是在母親被診出喜脈之後,為了母親的身體著想才被送回江南的。
然後在外族家的照料下順利產下孩子,但是大哥剛出生是身體孱弱,經不住回京的舟車勞頓,於是在江南精心調養了三年,身體這才硬實了一些。
正趕上先帝崩逝,這才跟著母親回到京城。
而也就是這一年,陳夫人再次對外宣稱懷孕,要去江南養胎,兩年之後又將自己給抱了回來。
但時候府裡都說二少爺長得好,比同齡孩子身材都高大一些,到底是江南的山水養人······
“找到了!”
陳見安的思緒到這裡突然被江芙的驚呼聲打斷,他抬頭看去。
只見江芙手裡正拿著一本泛黃老舊的卷宗,眉飛色舞地對自己揚了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