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是經典電影嗎?說法有很多,正方認為是,行刑時華萊士的吶喊,震撼人心。反方的觀點認為劇情狗血,並且片場拖沓有什麼好震撼。
還有中立方,中立方認為《勇敢的心》是部合格的電影,卻沒有被人捧的那麼高地位,本身導演作為美利堅人政治立場屁股都是偏的,導演梅爾·吉布森是衝著奧斯卡去的。
在奧斯卡戰績喜人,十項提名中五項,包括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而楚舜前世作為影評人,是認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太兩極分化的一點。
這部影片為什麼有不少狗血劇情,因為本身劇本是改編自《華萊士之歌》,而又是很久民間傳說的同名詩歌改編而成……民間喜歡流傳什麼故事,古今中外都差不多。
再來你認為勇敢的心,說的是主角華萊士嗎?並不是。
勇敢的心這歐洲歷史典故,說的是背叛了華萊士和長腿國王暫時達成聯盟的羅伯特。從這角度再看看電影,它是一部好片,從配樂、情緒排程、服化道、核心傳達等都是上上等,至於屁股歪和劇情有狗血的確如此也不用洗,總結出來《勇敢的心》是部有瑕疵的影視經典。
楚舜思考著影片,影廳中掌聲雷動,“嘩嘩譁——”,前排的政客們還比較“矜持”,鼓掌幅度比較小,後排的記者們情緒上去,手掌拍動間都有些生疼。
“戰爭之王,沒有個人立場,沒有國家立場,沒有政治立場,才能成為戰爭之王。”
“只要還有戰爭,尤瑞就不會死亡,正如同裡面的一句題材,[誰能夠繼承元地星,是軍火商,因為其他人都忙著廝殺]。”
“表面上電影至少平鋪直敘地拍攝了一個大軍火商的生活、心理狀況、職業成長,可劇情裡卻成功地萬恆了反戰核心,看完後我想把我家中的兩把卡賓槍、三把魯格手槍以及一把班用自動機槍、二十多個手榴彈扔掉!但又不敢,因為我扔掉槍,但別人有槍,我會很危險,我還要保護家中的孩子。”
“這部電影真不好評論,說他是商業片可完全沒有傳統商業片的七幕,說他是藝術片但場面以及劇情跨度又很大,那麼販賣武器的人有罪,製造武器的人有罪嗎?”
《紐約時報》、《洛杉磯郵報》、《泰晤士報》、《羅馬日報》、《公理報》、《光明報》、《郵電報》等等到場記者討論,作為被報社遣派來獲取一線資料的記者,可以說都是精英,關於戰爭和槍械的感想更多。
好機會!
在周圍聲音逐漸嘈雜,瓦吉姆先把褐色圓頂禮帽戴上,他要開始他的表演了。
瓦吉姆不著痕跡地給兒女雙槍遞去眼神,培訓許久的男槍和小槍,眼眶瞬間湧現出淚水,女人是水做的,妹妹小槍眼淚是說出來就出來,可男槍就需要一點外掛。
專門留長的指甲往自己大腿根下狠手,但問題來了,疼是疼,可眼淚沒出來。後來身旁的妹妹小槍助攻,高跟鞋往男槍的腳趾上一踩,就好像一根大號鐵釘紮下,“唔——”疼得立刻留出眼淚,甚至於想叫喊但又意識到不妥,忍住了。
“楚舜先生!”瓦吉姆高聲喊道,將影廳前半段的議論聲都蓋過。
人會本能地看周圍動靜,本傑明、意司令員、法司令員、副秘書長等人目光下意識聚集過來,瓦吉姆趁熱打鐵,快步走到楚舜跟前,脫下帽給其鄭重地鞠躬,臉部悲愴的表情拿捏得十分恰當。
“先生,我的摩西。”
“我渾渾噩噩的,和男主角尤瑞相同,卑劣地認為戰爭與我無關,我沒有任何想法也沒有本事挑起戰爭,我只是在事情發生後提供一點渠道運輸的幫助。”
“甚至看到新聞中的傷亡人數高,會暗自高興,那是秋爾特的笑聲。”
“我們俄羅斯諺語說的那樣,[餐廳不好吃,你不能砸鍋,你只能把廚師砸了],但我所做的事不是鍋。”瓦吉姆道:“《戰爭之王》猶如我的聖經,將我點醒!兩者不能與之比較,運輸與製造,都是幫兇,都是造成一場場血案的幫兇。”
“在看電影前,我根本不會去關注第三世界的小國家。”說這話,瓦吉姆的毛手還重重握著楚舜的手,彷彿是這樣能夠給予足夠的力量。
楚舜和瓦吉姆也見過好幾次,心中有些奇怪,被譽為俄羅斯“手槍大帝”軍火販子,寓意每年賣出的手槍能夠在非洲建立一個王國,之前說過是世界十大軍火商,實際來說排進前四也沒問題。
如此人物,情緒應當沒有這麼外露才對,現在是?心頭奇怪的楚舜臉龐也沒有多餘的神情。
只見瓦吉姆,將小槍和男槍拉到身邊,這兩人眼眶紅紅的,顯然是剛哭過的,臉上有明顯悔恨神情。
“我決定,關閉所有提供運輸的業務,全面停止,格拉西姆家族全面停止!”瓦吉姆斬釘截鐵。
此話一出,後面嚴肅報刊的記者們躁動起來,他們來前可把前面幾排嘉賓的身份都查詢了底朝天。
本傑明、華夏大使等人是不會在意一個軍火販子,哪怕世界十大,因為他們是代表國家力量,然而對記者來說,瓦吉姆·格拉西姆是超級大人物。
“停掉運輸行業”很多記者心中留有問號,是他們理解的那個意思嗎?
“我會完全退出[莫西戈國際空運公司],楚舜先生請相信我這個可憐的老人,我不是老眼昏花,更不是看完一部電影之後忽然‘噢我的上帝’樣式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