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作為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斷層的文明,華夏人有著特殊的信仰,那不是神祗,也不是憲法第一修正案。
那是對於文化和先祖意志的傳承,在過去一兩百年間,華夏從清政府板滯下的奄奄一息,到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是世界史的奇蹟,和從歐洲最弱用幾十年變成世界之最的蘇聯一樣,都是不可再現的奇蹟。
在建國後大批學業有成的海外留學生歸國,鄧稼先、錢學森、李四光、童第周、鄒承魯、吳文俊、嚴冬生等等。
須臾之間勢成歸國潮,當時國內百廢待興,並沒有西方條件好,但他們義無反顧,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為華夏屹立以世界民族之林而歸國!
他們奉獻了一生的時間,才換來這不可再現的奇蹟。
很多自媒體批評愛國教育是僵硬化思想,以及思想禁錮不自由的表現,我也寫文章批評過盲目的愛國教育,但愛國絕不該被質疑。
華夏值得我們去愛。
諸華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諸夏那江河浩蕩山如龍,冰川湖泊巍巍哉!
你是否忘記了我們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你是否忘記了先輩們的隱姓埋名奉獻一生?
你是否忘記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你是否忘記了戰士們保家衛國,堅守和平。
這篇影評是我寫過最情緒化的,但看完《橫空出世》,作為華夏人我做不到情緒冷靜。]
說是楊巍教授的一場段像影評,還不如說是觀後感,激動的他專業性術語一點都沒有提及。
側面反映,楊巍教授的心情,比普通人更加能代入,或許與他家庭有關,他二舅曾經是趕赴羅布泊的科研人員之一。
總的來說楊巍是書香門第,所以才會顯得如此高才德。
當然書香門第也不一定出的是好東西,例如外公是鵬城大學首任校長,外婆是北航創始人之一,外舅公是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祖父擔任過清華校長,父親是清華教授,如此……如此家室,再看看唉!
說點開心的事,繼續看楊巍教授的評論:
[電影所講述,高精尖人才冒著生危險回國,與今天透過千人計劃等物質手段吸引海外人才回國有一種本質的不同,那一代人目睹了祖國的積貧積弱,被外敵侵略,他們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
楚舜導演是一個很會用故事調動情緒的人,在《橫空出世》中,情緒更是被推到很高的位置,馮石將軍一句“武器落後受氣啊!”讓我心如刀割,八國聯軍、島國、美利堅都用更先進的武器欺負我們。
“搞出原子彈,挺直腰桿子!”
也想起了《那兔》中異曲同工的臺詞,“有蘑菇蛋,我們才能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
在物質,資源以及理論知識嚴重性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完成了這項所有外國人都認為我們不可能完成的事,人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比任何科學都要強大,我們能夠一步步走到現在,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同時我們也是將這句話刻在骨子裡!]
這段長評,在第二天就被新華報和人民日報在網路上全文轉載。
《橫空出世》在豆瓣開分9.7分,即便後面人多後分數會回落,但也會留在9.5左右,作為愛國獻禮片,簡直可以說是奇蹟。
網友們都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