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全是院士吧。”王曼君目光停留在一群老人身上。
“應該是兩院的院士,如同電影裡演的那樣,是我們國家的支柱。”狄竇說道。
萬人禮堂的典禮,連一號首長都到場了,可想而知。
楚舜還遇到熟人,打招呼:“老阮,好久不見,怎麼越來越有少年感,就覺得剛大學畢業。”
“那倒沒錯,但我也羨慕你,瀟灑依舊,你就是沒生在古代,否則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肯定不會再寫崔宗之,而是寫楚舜。”阮齊說道。
沒有錯,能夠如此臭不要臉互相誇獎的,也只有阮齊和楚舜,話說讀書人做誇誇群主,就是會夸人。
“最近在什麼地方浪?”楚舜好奇地問。
“也沒什麼,就很無聊,領了兩個小獎,卡夫卡文學獎和曼布克國際文學獎。”阮齊隨口說道。
凡爾賽過頭了,歐美的五大文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文學獎、曼布克國際文學、耶路撒冷文學獎、卡夫卡文學獎。
要說不談名氣,只談獲獎作品的文學性,最高應該是卡夫卡文學獎。
言歸正傳,凡爾賽楚舜從來不會輸,他道:“也是,領獎就麻煩,前面歐洲電影獎,還有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這些就要給我頒獎,明明是根本沒有參加評選。”
“是啊,太麻煩了。”
”正經人怎麼可能每個獎項都自己去領。”
“舔狗。”
阮齊也是被邀請的數千人之一,坐在第7排,秦玉安、吹哥、梁埔主創人員坐第21排,至於楚舜本人是第3排。
典禮具體來說領導人發表講話,對曾經的緬懷,和對現在的總結,以及對未來的期望。
《橫空出世》是沒有零點場的,最早的一場在10月1日早上九點左右,猶如結尾爆炸的核彈。
轟隆隆!
僅僅半天時間,只到下午兩點,已在國內爆轟,不需要中宣部安排,影評人紛紛出動。
首先是楊巍作為北影副校長,以及著名作家,還有《北影校園報》榮譽主編身份,讓他能夠在光明日報這樣的官媒上刊登影評。
動作非常快——
《最好看的主旋律片,最好看的愛國片,沒有之一,只有楚舜》
[“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我答應了隱姓埋名一輩子。”
即便在開篇能猜到作為主角的陸光達肯定會同意,但從陸光達口中說出,內心還是忍不住顫抖。
他話語很輕,甚至隨意。
我感覺每個字都重達千鈞,向老一代科研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