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小豆子不可能討饒,關師傅距離順氣還早,後面劇情是關鍵。
少年時期的小石頭有霸王義勇,看見師傅不聽勸,往死裡抽,衝上去和師傅拉扯。
什麼是好劇本,這段展露無遺,劇情中意料之外,但又絕對符合人物,小癩子回到戲班後,看著小豆子要被打死了。
再加上一想到要成為舞臺上的角兒,還需要吃太多苦,頓感前途昏暗,所以在吃完糖葫蘆後,用拉韌帶的繩索,上吊自殺。
小癩子上吊戲,空間儀式感非常充足,豎起的臺子“啪”轟鳴一聲倒下,背景板掛著一副《京腔十三絕》,是清代乾隆年間13名角兒,戲班將畫像懸於門首招徠顧客。
三次出現舞臺,第一次是電影序幕時的體育館,大逆光用空間壓縮角色,表現人物弱小。
第二次是和小癩子看角兒在臺上表演,也帶著安排了強光,和現實迥然不同,表達舞臺的夢幻。
這次的畫面,同樣強光以及空曠的舞臺,是殘酷。
第五代導演對空間感和畫面感,都非常考究,而三次舞臺出現,幾乎是總結了小豆子在戲外的人生,弱小被時代裹挾,夢幻以及殘酷。
“有時候真想知道這些導演腦子是怎麼想的,每個鏡頭都有他個人仔細的思考,腦子不會爆炸嗎?”楊鑫鑫拍攝喜劇時,思考的是如何用鏡頭語言讓觀眾更好代入,至於其他沒想那麼多。
到了給祖師爺上香的時間,戲曲的祖師爺是唐明皇,李隆基在京城的梨園(地名),訓練樂器演奏,所以今時今日才把戲曲稱之為梨園行。
上香時,關師傅給學徒們講起霸王別姬的故事:“霸王讓虞姬走人,虞姬不肯,那虞姬最後一次為霸王斟酒,最後一回為霸王舞劍,爾後拔劍自刎,從一而終啊!”
關師傅之所以講這出戏,是以內這裡面有做人的道理,人要自個兒成全自個。
這話是說給所有學徒聽,更是小豆子聽,他現在依舊唱不出“奴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接下來的劇情,是要讓小豆子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某一天,伺候過老佛爺的張公公要過生,經理在戲班檢視,要不要把這活兒給關師傅的戲班,是經理一句話的功夫。
經理一眼就相中在井邊練功的小豆子,不得不說曉宇這小演員,真太有靈氣。
經理也是會挑戲,上來就讓小豆子唱一出最難的《思凡》,師兄弟以及關師傅都緊張。
果不其然,小豆子前面唱得很好,後面“我本身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經理一聽垮下臉色將要離開,小石頭見狀率先把小豆子拉過去,用菸袋在小豆子嘴裡搗,都搗出血。
此處,可以理解為是X暗示的精神閹割,小豆子在此處性別認知轉變,也能單純理解為是小石頭在救小豆子。
從關師傅畢恭畢敬樣子能看出,張公公的這活兒,鐵定是大生意,因為小豆子屢教不改的唱錯詞,讓戲班丟失大活兒,真會被師傅打死,所以先動手。
無論如何理解,小石頭用菸袋搗小豆子嘴,是轉變的契機,小豆子成功地唱出了“奴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優秀的發揮,為戲班奪得大活兒,在張公公的壽誕上,和師哥演得一出霸王別姬甚是精彩,贏得滿堂喝彩,但——正是小豆子心頭陰影的起始。
張公公幾位滿意,宴會後把“霸王”和“虞姬”都叫到府邸。
兩人在張府上發現一柄鋒利的寶劍,小石頭說要是有這把劍霸王早把劉邦宰了,小豆子記在心中,說他一定送師兄這把劍。
在謝賞後,小豆子被人裹上黃綢送到了張公公的臥房,就這樣被張公公猥褻。
具體過程沒有拍攝出來,也不可能拍攝出來,在張公公把小豆子按倒在床上就戛然而止,畫面轉到牆上的春宮圖寓意很明顯,直到傍晚小豆子從張府失魂落魄走出。
小石頭在府邸外等候,看見失魂落魄的小豆子,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能關切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