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南漢後續番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南漢後續番外 (2 / 3)

見諸葛恪與眾人聯手彈劾,劉禪出於思念諸葛亮的感情下,遂罷黜費禕,命諸葛恪全權負責征討朔方鮮卑。

諸葛恪率步騎五萬出征,歷經半年之久,轉戰漠南千里,在文鴦的幫助下,遂平漠南鮮卑。

公元254年,大軍功勝歸朝,除文鴦被封為漠南都護外,諸葛恪被劉禪拜為左丞相,與右丞相滕胤聯合執政。

為了讓葛、滕二人能齊心協力,共同輔佐自己,劉禪以霍峻、諸葛亮之故事告誡二人。

諸葛恪初上位時,為收取民心,便廣施德政,放鬆對官吏的考核。

針對放鬆官吏管理考核,滕胤雖以葛公舊政反對,但卻被諸葛恪一言否決。

一時間,諸葛恪因鬆弛之治贏得人心,朝野為其的讚譽之聲不小。

兩年之後,諸葛恪為追求名聲,令姜維率西域諸國聯軍出征烏孫。姜維以西域已安為由,希望諸葛恪撤銷政令,但卻被諸葛恪拒絕。

無奈之下,姜維唯有遠征烏孫,雖有斬俘,但因糧草不濟而退軍。諸葛恪對此不滿,常下文訓斥姜維。

伐西域不成,諸葛恪上疏伐河湟。言羌人盤踞河湟,如若令其勢大,則恐會重蹈中漢之亂,故當發兵西征之。

雖有不少人反對,但諸葛恪卻得到劉禪的批准,於是率兵征討河湟。

得聞諸葛恪出兵,西平鞠氏擔憂諸葛恪對自己下手,被迫聯合諸羌反叛,殺害西平郡長吏。

諸葛恪雖一意孤行,但架不住漢軍驍勇,西平鞠氏被滅,生羌逃到西海(青海。

為了建功績,諸葛恪不顧眾人反對,不惜冬季深入西海,搜撲羌人酋首。

搜山檢海月餘,因諸葛恪手段殘酷,河湟諸羌齊叛,不斷劫掠漢軍糧道,遂引起了軍心動盪。無奈之下,諸葛恪唯有暫時回師。

撤軍途中,羌人不斷進攻漢軍,加上河湟冷酷的天氣,對造成了漢軍不小的傷亡。

此役,漢軍有萬餘人死傷,諸葛恪灰溜溜跑回關中。

得聞諸葛恪大敗,劉禪勃然大怒,令人問罪諸葛恪。諸葛恪為穩固自己權勢,故意謊報軍情,並將責任推到殿後的胡奮上。

然胡奮之父為胡遵,他作為大漢老將,又豈能見兒子受委屈,便找到黃權之黃崇,希望能向劉禪稟明經過。

黃權與胡遵關係甚密,加上黃崇性情剛直,遂將諸葛恪所為上報。

收到胡奮委屈的書信,劉禪憤怒不已,招諸葛恪、胡奮入朝問話,並令杜恕、劉番徹查此事。

經杜恕調查細情,劉禪得知諸葛恪欺瞞所為,格外惱怒,下令革除諸葛恪官爵,發配至寧州。

諸葛恪見自己被流放,不斷口出怨言,抱怨劉禪無能,終究引起了劉禪的殺心,被賜毒酒身亡。

諸葛恪去世之後,劉禪拜滕胤為左相,大膽選用陳祗為右相。

在滕胤、陳祗二人的治理下,南漢先後解決河湟的羌人叛亂問題,再次平定漠南鮮卑叛亂。

與此同時,樂浪國因滕胤縱容下,不斷向南發展,侵佔三韓土地以及部民。

公元259年,副相陳祗率先在職去世,山濤被選為右相。

公元263年,左相滕胤病故,山濤被拔為左相,輔相由諸葛喬出任。

滕胤執政十三年間,勉強維持了諸葛亮時期的舊政,雖不復諸葛亮時期的政治清明,但卻解決了南漢開國遺留下來的許多問題,以及幫助大漢的疆域不斷向外擴張。

山濤執政期間,為了緩解南漢與河北大族的關係,不斷改良科舉制,提拔大量中原賢士。

山濤如此行為,引起了不少江楚士族的不滿,在劉禪面前多有詆譭山濤。太子劉璿因根基在江楚,也向劉禪勸諫改用他人。

劉禪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拒聽各方建議,繼續用山濤為相。

公元269年,隨著劉禪身體不適出現,太子劉璿登朝觀政,執政五年的山濤,在各方的彈劾下,最終被貶為冀州刺史。

公元270年,病情加重的劉禪,下詔拜劉番為右相,諸葛喬為左相。

公元271年,劉禪病逝大興宮,諡孝光皇帝,廟號高宗。太子劉璿登基,年歲五旬有餘。

同年,河西、朔方大旱,漢胡深受其害,數十萬人急需中央施救。

劉璿令習博為賑災使,救濟漢胡百姓。然習博收取賄賂,借賑災之名,實際販賣胡人奴隸,且壓榨百姓口糧。面對漢胡的不滿,習博粗暴採取兵馬鎮壓。

十二月,禿髮部的禿髮樹機能斬殺賑災使習博,帶部反叛,從者數萬人。

得訊,劉璿大怒不已,將習博三族發配寧州,選大將胡奮出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