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眾人應道。
——
夏侯惇督兵南下的訊息,迅速被斥候所探查,進而將情報送到霍峻手上。
“都督,河堰已是修築完成,軍士將於明日築堤截流肥水。待江淮雨季至,肥水上漲,河堰積水滿,便可毀堰灌城。時大水之下,縱使合肥城堅,亦不能擋。”
黃忠跟在霍峻身側,向霍峻介紹築堰的工程進展。
引肥水灌合肥城,看似容易,但實際上卻是大工程。合肥相對於周圍來說,地勢低窪不假,但對於肥水來說卻是高處,故而引肥水灌城要改變河流的走向。
改變河水流向,常用的方法是修築堤壩,人為抬高下游地勢,讓河水難以下游,唯有向兩側溢位。
欲引導河流走向,則是要在修築堤壩的基礎上,在河岸邊挖掘出低於肥水水位的河道,且要高於合肥城。
欲採用水淹的話,常要修築河堰,將流入河道的河水不斷積蓄起來,越多越好。等到水量達到一定時候,人為毀掉河堰,衝向合肥城。
霍峻駐步於河堰上,眺望周圍,城西地勢平坦低窪,河堰屬於是人為堆積起來的高點。雖然不能看到合肥城內的狀況,卻能將合肥城外圍的地勢盡收入眼中。
在河堰外圍有三千軍士駐防,拒馬、鹿角、虎落等防禦工事應有盡有,這些是為了防止合肥城內守軍殺出,破壞修築河堰的進度。
霍峻負手背腰,問道:“今日以來張遼可有來襲?”
黃忠撫劍佇立,說道:“啟稟都督,我軍修築河堰以來,張遼多有出城襲擾,或夜間,或清晨,軍士多被其害,河堰被毀不少。然都督遣子龍將軍協防,張遼遂不敢犯。”
霍峻手攥著白毦鞭,提點說道:“老將軍與子龍將軍雖皆屬中軍,然中軍兵馬亦有不同。子龍帳下兵馬歸屬主公,故而兵精。老將軍兵馬多是自統,甲冑、弓弩數年未變。”
霍峻這句話看似在說二者的兵馬精銳程度,實則在提點黃忠,告訴他當下的尷尬處境。
在吳楚合一後,黃忠作為曾經支援過劉磐的將領,被劉備剝掉太守的職務,編入中軍體系。編入中軍後,劉備出於穩定考慮,允許黃忠仍保留自己的兵馬。
黃忠沒意識到什麼,坦蕩自如繼續掌管原來兵馬。如此之下,雖皆同屬於中軍體系,但黃忠帳下的部隊反成為了外人。
故而在甲冑、物資上忠於劉備的將校,反而得到優先補給。長久下來,軍隊戰鬥力自然有差距。
今下霍峻提點黃忠,無非是愛惜勇武,也因之前共事過。
說著,霍峻拍了拍黃忠的肩膀,笑道:“將軍者將五千人,凡超出者,有違軍制度。孔明軍師美意,望老將軍莫要辜負。”
“謝都督!”
黃忠望著霍峻離去的背影,似乎明白了什麼,拱手致謝。
巡視完河堰,霍峻調整了下安排,便回到大帳中。
“都督!”
俞韶襲甲匆匆入帳,拱手說道:“斥候探得壽春情報,曹操遣夏侯惇為將,孫權為護軍,劉曄為參軍,將江淮兵馬南下。”
“帳下兵馬近三萬人,有滿寵、文稷、殷署等將,又有揚州刺史溫恢、豫州刺史呂貢隨軍。今行至成德,便勒兵不進,似有觀望局勢之意。”
聽是夏侯惇、孫權同時領兵南下,霍峻露出幾分笑意。
果然缺少孫權的合肥之戰,怎能說是合肥之戰呢?
徐盛見霍峻沒說話,說道:“都督,合肥被圍數月,岌岌可危。曹操遣夏侯惇為將,安能勝我?”
“今止步成德,夏侯惇當畏我軍兵勢,不敢與我軍交戰。如此用兵,豈不坐視合肥歸由我軍所有?”
“公禮可有見解?”霍峻問道。
俞韶盯著輿圖,分析說道:“夏侯惇乃為曹操大將,雖不以兵略見長,但豈會坐視合肥陷落。今止步成德,或畏懼我軍兵勢,不敢進軍。但以韶觀之,夏侯惇或是等候援軍,待援軍至時,一齊南下。”
“援軍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