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熠,我好像,真的走上了一條歧途。”
古御一片繁榮景象,呈現出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可安瀾呢?
民生凋敝、怨聲載道,甚至,食不果腹!
如若,他沒有一時被權勢迷了眼,對安瀾興兵,而是,一心勵精圖治,治國理政,那麼,安瀾必然會比古御更加繁榮昌盛。
“昭翰,迷途知返,猶未遲也!”
御顏熠說出這句話,是真的,放下了心中的介懷。
君昭翰再次開口,聲音裡已經充滿了令人心碎的哭腔,“阿熠,來不及了。”
君清黛為了說服他,放下執念,切勿殺戮過重,善待百姓,在他面前割腕自盡。
宮襄宸情緒波動過大,也氣絕身亡。
舉國朝臣擇選莫如深為後,可她卻以死相逼,此生與他不復相見。
他,已經失去一切了。
只剩下一把冰冷的龍椅,坐享無邊的孤寂。
他,已經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何為孤家寡人。
御顏熠瞥見,一向不苟言笑的君昭翰,眼底竟然溢位一滴悔恨交加的清淚。
御顏熠拍了拍君昭翰的肩膀,“昭翰,過往已矣,不必過於執著。來日,可期!”
來日,可期!
這是容清紓,對他說的最多的。
今日,他也不自覺地拿出來,安慰他這位幾乎要一蹶不振的大舅哥。
“阿熠,三日後,我將在此昭告天下,我犯下的諸多罪孽!”
其實,在君清黛自盡的那一刻,君昭翰已經後悔了。
但是,在剛剛,他才下定決心,要寫下罪己詔書。
“好,三日後,古御、安瀾,結盟!”
八月初九,君昭翰於古御城牆,頒佈罪己詔書,向古御戰死的將士致以深切的歉意。
皇帝謝罪認錯,古之少有。
百姓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聚在城牆之下。
君昭翰面對著一眾人的指指點點,仍舊不卑不亢,處變不驚,滿眼的淡然。
這讓天下人看到,君昭翰知錯就改、迷途知返的態度。
也看到,御顏熠為古御百姓挺身而出。
二者,都是人中龍鳳,是難得的帝王之才。
本會在戰場上廝殺,拼個你死我活。
但今日,卻並肩而立,誰也不比誰遜色。
在君昭翰一字一句、斬釘截鐵地念完罪己詔書後,御顏熠也揮手讓周太傅呈上一紙文書。
“昭翰,你我棋逢對手,兩國再生戰亂,受苦受累的,只會是黎民百姓。故,古御特此立下息戰文書。”
“百年內,若安瀾不蓄意挑釁,古御絕不對安瀾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