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紓成了進香隊伍裡的紅人,沿途都有人在傳頌她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救人的風光事蹟。而那個質疑她口出狂言的書生則就沒那麼好運了,自從夏侯紓將何季救起來之後,他就再也橫不起來了,連他的同伴都刻意地與他保持著距離,生怕丟了自己的臉似的。
夏侯紓當然不關心這些,她只顧著加快腳步往前走,儘快遠離人群和是非。偏偏那些人又對她的身份和來歷十分好奇,想盡辦法來套近乎,打聽她們的身份。
由於鍾玉卿提前叮囑過,所以隨行人員面對各種巧妙的詢問和打探都保持沉默,只是以微笑回應。
香客們探聽不到任何訊息,心中自然十分不快。眾人見她們帶著大批丫鬟僕婦和護衛,又對自己的身份諱莫如深,行事也極為神秘,反而將她們的身份傳得更加神乎其神。
有的人說她們是微服出訪的皇親國戚,為了安全不便言明身份;有的人說她們只是家有恆產的富紳家眷,不留名是不想惹上是非,引來禍端;更離譜的,竟然猜測她們是某個神秘的江湖門派,才會行俠仗義不求回報……
謠言傳來傳去,真假難分,又得不到正主的肯定或者闢謠,許多人都預設她們是江湖人士了,漸漸地也不敢繼續近身追問。
這些傳言自然也傳到了鍾玉卿和夏侯紓耳朵裡。
鍾玉卿選擇無視,夏侯紓卻哭笑不得。
常言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名利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讓人功成名就,也可以為人招來禍患。整個越國公府自夏侯翖罹難後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並且時刻謹記於心,付諸於行。
南祁開國以來,夏侯氏子弟為了帝王的江山穩定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獨孤皇室的皇位傳承至第六代,越國公的爵位也承襲了六位,除了尚還健在的夏侯淵,其他歷代越國公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在戰場上身負重傷不治而亡,更別說其他夏侯氏子弟。可以說,越國公府的榮耀就是靠著無數前輩與後繼者的鮮血堆積換來的。
這些年來,南祁君王治下有方,朝野太平,夏侯氏的子弟能夠嶄露頭角的機會就更少了,反而能夠平安順遂,韜光養晦。
今日夏侯紓不顧個人安危大義救人的事,很多香客都看到了,不少男子都自嘆不如。這事傳出去,或許大多數人會認為是越國公府教導有方,連女子都一片赤誠,俠肝義膽,巾幗不讓鬚眉。但若是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又會說他們沽名釣譽、拉攏人心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是鍾玉卿的處世之道,也是她教育子女的常用名言。
對於夏侯紓而言,她不願表明身份,並非她清高淡泊,而是怕槍打出頭鳥。一則是不想因此落下什麼把柄,日後給家族惹麻煩。二則也是不想多事,給自己添麻煩。
至於她為什麼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顧慮,恐怕還得從她為何會出現在這進香隊伍中說起。
一個月前,正是倒春寒最厲害的時候,不少人都因此染上了風寒,就連恭王鍾瓚都不例外,且許久不見好轉。鍾玉卿憂心兄長的身體,便打發了夏侯翊和夏侯紓兄妹代她前往恭王府探望。
恭王府中,因鍾瓚臥病在床,他的幾個女兒為表孝心輪流侍疾,就連嫁出去的長女和次女都回來了。難得姐妹相聚,自然是要窩在一起說說女兒家的私密話。
閒聊中,夏侯紓得知鍾瓚夫婦正在給三女兒鍾綠芙議親。
鍾瓚妻妾眾多,但膝下只有五個女兒,個個生得如花似玉,不可方物。除了長女鍾金蓉和次女鍾紅芸已經出嫁,剩餘三個女兒中,三女鍾綠芙馬上就要滿十六歲了,親事卻還沒有定下來;四女鍾青葵是恭王妃秦氏所出,剛滿十四歲,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五女鍾紫蕖才九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鍾綠芙比夏侯紓大六個月,容貌姣好,身形窈窕,琴棋書畫均有涉獵,尤擅書畫,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女。只因她的生母朱氏是個沒主見又不受寵的妾室,把她養成了膽小怕事的性子,絲毫沒有王府千金的氣度。即便是平時在家中與姐妹們相處,她也總是謹小慎微,唯唯諾諾的,鮮少展露自己的才華,更別說出風頭。因此,她在恭王府也沒什麼存在感。
按照恭王府的規矩,女子及笄後就要開始議親了。待定下婚事後,便準備嫁妝,再過一兩年才正式出嫁。然而,鍾綠芙雖然外形十分出挑,但卻是庶出,身份上就有些尷尬。京城裡但凡有點臉面的人家,尤其是嫡出之子,都會選擇只比她小了不到兩歲的鐘家嫡女鍾青葵。但若說把鍾綠芙許配給哪家年齡相仿、品貌端正的庶出公子,朱姨娘又第一個不同意。但凡聽到一點風聲,朱姨娘就要跑到恭王妃面前去哭鬧,說鍾綠芙溫柔嫻靜,乖巧懂事,這輩子沒福氣投胎在恭王妃的肚子裡做嫡女已是不幸,絕不能再嫁個庶子,鬧得恭王妃十分難堪。
鍾家已經出嫁的兩個女兒,雖然也是庶出,但卻嫁得很好,以致她們的親孃在府中都被高看一眼。
鍾家長女鍾金蓉嫁了永川伯府的嫡長子馮敏成,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如今還跟著婆婆學管家,十分體面。日後馮敏成請封了世子,她便是世子夫人,誥命加身指日可待。
次女鍾紅芸嫁了大理寺少卿宋家的嫡三子宋啟峰,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很受婆家優待。如今她既不用勞心勞力地操持內宅事務,又與丈夫恩愛有加,如神仙眷侶,生活幸福且美滿。
朱姨娘這麼鬧,無非是希望恭王妃作為原配正妻,能夠替她出面,多為鍾綠芙物色幾個家世、人品、樣貌都不輸馮敏成和宋啟峰,甚至比他們更為優秀的女婿,好讓自己以後有個依靠。
恭王妃為人和善,她自己生的嫡長子沒能平安長大成人,年近三十了才又生下鍾青葵,卻因此傷了身體,落下了病根。正因為有過這樣不幸的經歷,她更能體會身為女子的艱辛與不易,所以她從來不苛待府裡的妾室和庶出子女。
恭王妃見朱姨娘平素對自己恭敬順從,鍾綠芙又總是謙和有禮、懂事乖巧,於是她心中的那份不滿與疑慮也慢慢消散。
此事最終不了了之。而鍾綠芙的婚事就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拖到了現在。
夏侯紓聽了幾個表姐妹的討論之後,心裡覺得甚是奇怪,目光不由自主的瞟向了旁邊悶悶不樂的鐘綠芙。
跟鍾家姐妹交好的人都知道,鍾綠芙從小就心儀夏侯翊。每次見了夏侯翊,她都恨不得把眼睛長在對方身上。也只有在夏侯翊來恭王府的時候,她才會變得活潑起來,不時談論起她最擅長的書畫。
兩家的小輩看在眼裡,私下玩鬧時,偶爾還會拿這個來打趣她。長輩們自然也應該有所耳聞,但偏偏他們似乎都沒有親上加親的想法,一個個都揣著明白當糊塗,誰也不提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