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登鳳闕> 第一卷 護國寺 第03章 慈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護國寺 第03章 慈悲 (1 / 2)

夏侯紓曾聽家中的花匠說過,松樹的根系發達,向來有百尺盤虯龍之說,而那溼漉漉光禿禿的崖壁上,除了男孩抓著的那棵松樹,周圍還稀稀疏疏的長著四五棵大小相近的松樹。這對於營救那個男孩來說絕對是個優勢。

計劃好如何施救後,夏侯紓再次打量了一下並未散開的香客。見他們都伸長著脖子神色複雜的望著自己,她臉上的表情瞬間收斂起來,語氣嚴肅地說:“我知道你們懷疑我,甚至都想看著我如何自己打自己的臉。可上天有好生之德,也希望你們有一顆慈悲之心,即便幫不上什麼忙,也請行個方便,不要擋路。”

云溪早就看不下去了,也幫著在旁邊吆喝:“對啊,人命關天的時候,你們都趕緊讓開一些吧,我家姑娘才好救人啊!”

云溪的心裡除了不滿,還有一絲不甘。在場的不乏身強力壯的男人,卻都不及夏侯紓一個女子,偏偏苦主還懷疑夏侯紓的能力。她越想越氣,又見那些香客只有幾人往後站了站,心裡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連帶著語氣也不太好,便說:“這都什麼時候了,你們不幫著救人就算了,可別耽誤我家姑娘救人!”

香客們面面相覷,紛紛將目光落回夏侯紓身上。他們似乎從她冷若冰霜卻又極為認真的臉上看出了某種堅定,趕緊聽話地往旁邊挪了幾步,本就狹窄的石板路才終於寬敞了些。

夏侯紓這才看向依然跪在地上的婦人,勸說道:“大嬸,時間緊迫,請你也站到旁邊去吧。”

“可是……”婦人看了看崖壁下哭喊著的兒子,又望向夏侯紓,神情感激卻又有幾分不忍。她雖然一心要救自己的孩子,可礙於自己能力有限,除了焦急和求助,她找不到更好的辦法。眼前的女子聲稱可以幫忙救她的兒子,她心中自然是十分感激,可對方也是別人家的女兒,而且年齡又這麼小,看穿著打扮像是個大家閨秀。萬一她兒子沒救成,還搭上了這姑娘的性命,她豈不是害了別人?

真正的慈悲,從來不是慷他人之慨。

婦人艱難地抹了一把眼淚,又問道:“姑娘果真有把握嗎?”

婦人的擔憂讓夏侯紓稍感欣慰,於是她笑了笑,輕聲安慰道:“大嬸,你放心,我一定會把你的孩子救上來的。”

婦人再次淚眼婆娑。

夏侯紓見狀也不再勸說,她轉頭看向圍觀的香客,大聲詢問道:“你們之中可有人攜帶繩索?”

大家都是來上香的,自然不會有誰特意帶這種無關的東西。眾人你望我,我望你,沒人回應。

許久之後,人群中響起一個蒼老而微弱的聲音,試探著問:“我這裡倒是有一條牽牛繩,你……需要嗎?”

眾人循著聲音看過去,卻是一個約莫五十來歲的老者。

老人身量不高,渾身消瘦得只剩皮包骨。他被曬得黝黑的臉上佈滿了皺紋,像是上了百年的老樹皮。頭上稀疏的髮絲已經完全蒼白了,更顯老態龍鍾。他揹著一個顏色沉悶且髒兮兮的包袱,身邊還跟著個面黃肌瘦的小女娃。女娃大約七八歲,怯生生地躲在老者身後,雙手緊緊拽著老者縫滿針腳的衣角,一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的,交織著好奇與害怕。

兩人都是很普通的打扮,甚至還有幾分寒酸,與周圍乾淨整潔的香客形成鮮明對比。

老者見眾人都盯著他,心中很是忐忑,半晌才低聲解釋說:“老朽姓韓,乃青州人士,聽聞護國寺香火靈驗,就帶著孫女從青州趕來祈福。”

說到這裡,他面露尷尬,默默壓低了頭,苦笑了一聲又說:“年前我那苦命的兒子和兒媳都得病沒了,只留下我這個老不死的和一個不經事的女娃娃。”

“為了給兒子兒媳治病,家裡其他能換錢的都變賣了,就剩一頭養了近十年的牛實在太瘦了沒人看得上。”彷彿是想到了傷心事,老者不禁嘆了口氣感慨道,“牛老了不中用,人老了就更不中用了。不過苟延殘喘,虛度光陰罷了。若不是為了我這孫女,老朽也不願苟活於世,早就去陪妻兒,共享天倫了。”

隨後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旁的小女娃,目光裡既溫柔、又無奈,眼眶不知不覺就溼潤了。

那女娃娃也十分早慧,竟然也跟著紅了眼眶。

老者抬手擦了擦臉頰上的溼痕,繼續說道:“我們搭了輛牛車,沿著官道一路趕來。豈料從青州到京城途路遙遠,牛老了,還沒走到一半就倒地不起。無奈之下,老朽只得將牛賣給了牛肉販子,好說歹說才換取了些許盤纏。又想著那頭牛養了近十年,有了感情,便留了一條牽牛繩做念想。”

在場的雖然都各有各的煩心事需要請求佛祖庇佑的,但是聽了老人說的話,大家都沉默了。

老者見眾人只是默不作聲地看著他,以為是在嫌棄他的牽牛繩。他小心翼翼往周圍打量了一番,最後才看向夏侯紓,繼續解釋說:“這牽牛繩雖然殘舊,可我洗過了,是乾淨的。若是姑娘不嫌棄,能夠用它救下這崖下的男娃,也是老朽一家的造化。”

夏侯紓雖然過著比老者奢侈千倍萬倍的清閒日子,卻並不嫌棄他的牽牛繩,反而覺得老人在這個時候能夠大膽地把牽牛繩拿出來,更顯得彌足珍貴,是雪中送炭。

不過,夏侯紓此刻主要琢磨著怎麼營救崖壁上的孩子,也沒工夫再想其他。她便衝著老者露出一個善意的笑容,大聲說:“老伯,好人有好報,您與您的孫女一定會福壽安康的。”

老者先是一愣,許久都沒有反應過來。他一家身世淒涼,帶著個女娃一路趕往京城來拜佛,已是掙扎之後的無奈之舉。這一路行來,他們風餐露宿,囊中羞澀,飽受白眼和欺凌。而夏侯紓的這一番話,正是他對未來的期盼,讓他如沐春風,頓感欣慰。

老者會心一笑,露出了滿臉鬆散的皺紋,遙遙地向夏侯紓作了個揖,感激道:“借姑娘吉言!”

老者說完趕緊從破舊的包袱裡取出了一條牽牛繩,小心翼翼地轉交給身邊的人,請他傳遞過來。

“多謝老伯!”夏侯紓遙遙道謝,便看著牽牛繩順著人群逐漸向自己傳遞過來,也看到了鍾玉卿慢慢地穿過人群跟了上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