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戰國系年傳奇> 章二四:范蠡追憶之計然七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二四:范蠡追憶之計然七策 (1 / 2)

范蠡大喜,急忙前面帶路。

跟隨范蠡來到其府上,也無丫鬟僕人,范蠡親手泡茶。對飲香茗,二人先是簡單交流了下,但越談越令人叫奇,這計然雖年輕,小范蠡二十幾歲,但談吐不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諸侯各國的當今事態,分析的井井有條,於治國治家均有獨特的見解。

這范蠡越交談越覺得自己渺小,不由站起身來,向計然施大禮:“少伯原以為自己學識不淺,於治國謀劃已經夠用,今得見先生,卻知自己乃是井底之蛙。少伯又個請求,還望先生應允。”

“範先生客氣了,但說無妨。”

“少伯願拜您為老師,跟隨左右聆聽一二。”

計然沉思了下,說道,“我之道,得師老子,雖有小成,但對尚未通悟,如何做得你師?”

“為師者,必有強於他人之處。今先生之才,強少伯數倍,足可為少伯師。”

“可計然年歲輕於範先生甚多,恐怕不好吧?”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還望先生答應!”范蠡一撩衣襟,長跪下去,俯身於地。

“也罷,既然你意已定,我答應就是,先起來吧!”

“多謝老師!”范蠡得到計然應允十分高興。

自此,范蠡白日做農忙,與越王及諸大臣商議國事,夜間聽計然授道。雖年近五十,但學習勁頭十足,又因見識多經歷多,故對一些事物理解更為深透,每每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深得計然好評,對其說:“我雖佔據師名,但你我教相互長,相互學習。”

既然教學,就要學以致用,那范蠡經常將朝堂之上的問題說與計然,每每計然都會將其分析的頭頭是道,很多棘手的問題一到計然這就化繁為簡。

這范蠡看到老師這般本事,越發佩服,私下也問過,為何能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那計然說了一句:“人莫鑑於流潦而鑑於止水,以其清且靜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們以止水為鑑,而不以流水為鏡,是因為止水清澈透明,止水中的影像能夠使最大限度地接近它的真實的面目。這一番話讓范蠡反覆回味,越想約有道理,越想越覺得奇妙無窮。

再說越國的一次君臣聚會,越王低著頭看著雙手磨出的繭子發愁嘆道:“這越國什麼時候可以復興啊,再這麼下去,孤王的心怕是再也興不起復仇的雄心了,百姓也看不到越國的希望了。”

一眾大臣也紛紛低下頭忍不住跟著嘆息。這個國家要糧無糧,要錢無錢,百姓受苦,大臣受苦,君王也受苦。然而都沒有好的辦法,君辱臣之過也,故此眾臣嘆息。

范蠡看在眼裡,突然想到了老師的一句話,遂張口說道:“大王莫要喪失鬥志,豈不聞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澤流焉。只要我們君臣同心,百姓同德,越國很快就會復興的。” 這話的意思大致就是說: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興起雲雨。水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就會有蛟龍出沒。君子達到了高尚的道德修養,其仁德恩惠就會流佈四方。

這話一出,那勾踐立馬抬頭望向范蠡,眼中含著驚訝之色:“少伯,此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從他人那得到的,此前可從未聽你說過這麼高深的。”

“不敢瞞大王,是從別人處得到的。”范蠡回道,“前些日子,臣在五里湖勞作,遇到一高人,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臣深為佩服,遂拜其為師。”

“哦,那可否引薦給孤王,如此人才,孤王盼之。”

“臣不敢代老師做主意,需回去詢問下老師,望大王恕罪。”

“那速去速去,就說孤王求才若渴,盼其助孤王一臂之力!”

那范蠡領命,急急忙忙返回住所,見到計然,施禮道:“老師,今日君臣相會,弟子向越王提及到了您,越王聽說您的大才,非常想見您,也想請您輔佐於他。不知您意下如何?”

“唉,我本欲遊山玩水,不想捲入諸國政事,不過既然越王請你想請,我若不去恐於你不利,既然如此,我去見見吧。”

就這樣,計然跟著范蠡來見越王,那越王一見計然竟是如此年輕,心中就不那麼興奮了,心中暗道,這麼年輕,就算有才也不會多有用,經驗不足啊,不過既然對范蠡講過,怎麼的也得給范蠡些面子。

遂開口相請計然入越國為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