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下來一個多月,忽必烈依舊留在新崖山,並沒有著急北歸。
一來,要等張簡之。
二來,也要給趙宋一些時間制定詳細的計劃,以便銀行、金鈔、軍售等事務落實處。
雙方也以軍售為由就這麼拖著,爭取更多的時間。
忽必烈採納了張簡之的建議,暫時不提納趙維為駙馬之事,一切等兩方準備好之後再謀後動。
祥興十年,九月初,戍北四年的成王趙與珞終於回到新崖山。
趙維自然要去碼頭迎接。
可惜,趙與珞根本就不想搭理他,話都不和兒子說,直奔成王府。
入府第一件事,便是把孫女趙晴兒抱在懷裡,好生疼愛。
末了,卻對兒媳王瑜嘆道:“兒媳於我家門有功啊!”
王瑜還有些愧疚,畢竟不是男孩,未傳習香火。
可是趙與珞卻一點都不介意,“雖是女兒,卻也不輸兒郎!”
好吧,看的趙維直撇嘴,心說,親爹也是夠虛偽!
其實,趙與珞是純純的重男輕女,老封建一個。之所以這麼說,則是其他的原因。
夜深人靜,父子二人終得清淨。
“以後要善待王瑜。”
對此,趙維也只是苦笑,“爹,您一句話,什麼特麼大元皇帝,咱不要了!幹嘛弄的這般傷感嘛?”
“呃....”趙與珞愕住,支吾良久,“該要...還是要的。”
說完,父子相視,驟然發笑,卻是開懷的緊。
趙與珞看著趙維,不由想起他十年前的樣子。
那時,趙與珞做夢也想不到,趙維會有今日這般樣貌,這般成就。更想不到,大宋會有如此前景。
可謂人生如戲,不過爾爾。
而趙維則笑其它。
按趙維的料想,最不能接受宋元趨和的,也許就是親爹這些老將。
國仇家恨啊!
宋元打了一甲子,趙維的三個兄長皆戰死陣前。
突然不打了,和平了,讓他們怎能甘心?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趙與珞的胸懷。
和陣前活生生的大宋兒郎比起來,心中的那些恨,那些傷痕累累,又算得了什麼呢?
二十萬川軍、十萬東渡的禁軍,能讓他們活著回家,活著享受太平盛世,也許這才是為將者的責任,更是為將者的仁慈。
“太尉讓為父傳話給你,和談結果一旦傳出來,軍中定會有一些躁動,很多將士都不會理解。”
“但無需朝廷操心,我等會盡到統帥之責,力保穩定。你...放心大膽的去做吧!”
祥興十年,九月十七,宋元兩朝於新崖山互遞國書,結為友邦。
一個全新的時代,以此為起點,撲面而來。
其中,除了一張為期五年,涵蓋艦船、火炮,以及用於傳遞訊息的小批次飛艇買賣契約之外,最為重要的便是元朝許諾。
在千島城開辦第一家扶桑銀行,並開放匯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