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民學的開辦,已經不單單是象徵教改的問題,更準確的說,是兩個時代的碰撞!
以趙維為代表的新銳勢力。力圖改變大宋朝的舊有桎梏。
該出面的,卻是一個都不能少。
儘管新黨這邊貌似勢弱,處於不利態勢,可是場面起碼要過得去,得讓百姓知道,別看新黨連敗,可咱也不是好惹的!!
況且...像馬二爺、王勝、海娃這些人也不認為新黨勢弱。
不過是四哥還沒想動手,和舊黨裝裝樣子罷了。
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收拾呂洪生、董學臣那幫人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而且二爺還記著呢,昨夜趙孟禧可是說了,今天抽空到張府門前看看,就知道趙維兩師徒在怕什麼了。
所以二爺已經想好了,這邊開學大典一完,他就去趕張相爺那邊的場子,去看看四哥到底怕什麼!!
抱著同樣想法的不光二爺,沈福海也是這麼想的...
民學開學,比張簡之收徒早了那麼一會兒,畢竟學生們開了學馬上就要上課。
而張簡之那邊選的時辰已經臨近中午了。正好趕得上。
沈福海也要去看看,相爺昨夜說差遠了,要他今天自己去看到底差了多遠。
總之,民學這邊熱鬧無比,百姓之中關心教改,關心民學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一早也都趕過來看熱鬧。
當看到那些出身貧寒,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穿上一習白袍,眼神之中不由得流露出羨慕之情。
而除了羨慕,更有幾分欣慰。
本來嘛,看到下一代比自己這一代有希望,有奔頭。哪個又能不欣慰,不高興呢?
這是華夏民族的共性。
....
大典且不細說,畢竟是民間辦學,少了官方的諸多禮制,可絕對過得去。那麼多名儒重臣捧場可不是鬧著玩的。
陸秀夫、陳宜中之流,只要往那一站!那就是一倒風景,就感覺提氣!!
開學大典過後,學生們進入學堂開始上課,當朗朗讀書的聲音自學堂裡傳出來,給熙熙攘攘的街市都平添了幾分雅香...
二爺一看這沒他們什麼事兒了,拉上王勝和海娃就往張府那邊趕。
“走走走!咱二爺去長長見識!”
好吧,二爺這個“長見識”是帶引號的,他還就真不信了,民學這麼這麼風光,那邊就相爺收個徒弟,能有什麼不同?甚至還要弱上幾分吧?
夥兒也沒事兒幹,索性陪二爺溜個彎兒。
這裡離張府還有一段距離,王勝看了看時辰,建議道:“怕是趕不急了,要不.....騎車?”
結果沈福海的馬車一個急停,“上車!”
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特麼到底上不上?
都是趙維惹的騷氣!什麼坐車的都是娘們兒。
沈福海也是無語了,“哪那麼多講究?趕緊的!再扭捏下去,那才像娘們兒!”
大夥兒一翻白眼兒,得!
坐不坐都成娘們兒了,上哪說理去?
既然如此那就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