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肅然而立,聚攏目光。
眼裡有淚,給歸來的寧王,也給這五年間身死異鄉的探險勇士。
直到...直到兩艦入港,穩於棧橋之側,鼓聲漸歇。
陸秀夫、張世傑等人看著那高臺上披風飄舞的身影,率先一拜,“恭迎...寧王!”
百姓們亦是有樣學樣,“恭迎寧王!!”
趙維以及文謝等人,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步下海舟,踏上扶桑之地。
每個人心中似有一絲明悟,這樣的大宋,怎有不興之理!?
此時,趙與珞、陸秀夫等人已經罷禮迎上,趙維一眼就看到走在最先的親爹,不由得加快步伐,衝了上去。
幾乎是劃跪於地,“不孝兒趙維!見過父親大人!”
趙與珞:“......”
趙與珞緊咬牙關才不至失態,平復良久,方鏗鏘道之:“祖宗上佑,吾兒幸歸!疲之甚矣,勿拘禮數!”
好吧,說了一堆官方辭令,其實就仨字兒——起來吧!
趙維如蒙大赦,也知現在不是和親爹套近乎的時候,拜謝父恩,起身收禮。
隨後,轉向陸秀夫等人,抱揖一禮“維...見過諸位相公。”
卻不想,陸秀夫趕緊向旁一讓,不受趙維大禮。隨後,攜百官抱手於頂,高揖及地。
“恭迎寧王!”
身後百姓亦是如此,大禮再次奉上,“恭迎寧王!”
趙維鬧了個大紅臉,心說,現在都這麼正式的嗎?
可是,面上卻還崩得住,深吸口氣,朗聲高唱:
“諸公守朝、亦苦於身,萬民奮起,共興當世!”
長揖抱手,朝著陸相公和百姓一拜到底,“王與諸公、萬民,共勉之!”
至此,趙維的事兒就算完了。往旁邊一站,等著文天祥、謝疊山趙與芮在來一遍。
趙與珞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暗自感嘆,“好小子,成人了!”
要知道,趙維從新崖山走的時候,雖說也是滿心報國志,但是說到底,還是個胡作非為的混小子,沒像現在這麼處置自如。
要是放在以前,早就“都起來!”“別客氣!”“應該的!”這一類往出招呼了。
那邊,文天祥率先上前見禮,與陸秀夫、張世傑二人對視往來,皆是神情複雜。
沒別的原因,這三位雖然在後世並稱“宋末三傑”,可實際上,關係卻不咋地。
文天祥之所以被俘,要是真較真兒的話,有很大原因就是被陸秀夫和張世傑排擠了。
不過,百姓不知道這些,一聽是文相公歸回來,後邊還有福王趙與芮和疊山先生,無不歡呼雀躍,更是興奮莫名。
足足折騰了半個時辰,才算是百姓散去,眾相公收回神通,終於可以說“人”話了。
那邊,陸秀夫和張世傑一散場就向文天祥靠了過去,噓寒問暖起來。
雖沒把話挑明,但對於當年的不合,多少有些歉意之情。文天祥也不說破,感慨世事弄人。
這邊,趙與珞也終於能和兒子說幾句貼心話了。
眯著眼眸,似笑非笑,“你回來..吃家法來的?”
“啊!?”趙維眼皮一跳,“吃...吃什麼家法?”
趙與珞一瞪眼:“你說呢!?反了你了,敢給你爹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