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舸舟隨趙維船駕折返回港,有如眾星捧月。
文天祥怔怔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以及身前不遠的趙維。確是沒想到,寧王於扶桑宋廷也有如此威望。
卻不想想,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是趙維親手從崖山絕境之中帶出來的,又怎能不愛戴?
碼頭之上,諸艦的吶喊之聲已然漸近,趙與珞緊緊攥著圍欄,一個勁地擦著怎麼也擦不幹的淚水,終於把船首的那個面容看了個清清楚楚。
沒錯,是他那混蛋兒子。
趙與珞笑了。
......
與此同時,新崖山城內的百姓自高處遠眺,也看到海面上千舟折返的壯觀景象。
有好事者,亦紛紛向碼頭聚攏。
一時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那兩艘飛剪大艦之上。
趙維看著船下,心生澎湃。
五年,五年了啊!
當年崖山那一群只求速死的待宰羔羊,已是頹勢不在,重振漢家風骨。
此時,海娃從身後插上來,將兩把鼓錘遞到趙維面前。
趙維一怔,“幹啥?”
海娃,“怎麼走的,就要怎麼回來!”
趙維一窘,打起哈哈,“這...沒這個必要吧?”
當年,兩次登樓擊鼓,那是因為士氣全無,逼著他無所不用其極地鼓舞人心。
而如今已經是另一番面貌,再瘋瘋顛顛的,自己都有點尷尬。
卻不想,海娃依舊擎著鼓錘,“可是,百姓已經習慣聽鼓了!”
趙維不知道,自他走之後,無論是遠征大洋深處的探險船,還是赴南北扶桑巡守的軍艦,每次出征前,都要效仿寧王,擊鼓明志。
百姓們也會自發地聚於碼頭,大禮相送,殷切相迎。
這已經成了習慣,每次鼓響都提醒眾人,這是在為勇士壯行。
而這些人中,有的人永遠回不來了,有的人僥倖歸來,也會再響戰鼓,告慰生人與亡魂。
所以,聽鼓,已是新崖山的傳統。
“這......”趙維還有點不好意思了。
“要不...文相公來?”
文天祥趕緊往後躲,“喊的又不是老夫的名字,我上去做甚?”
結果,海娃來了句,“璐王可敲了兩回了哈!”
“給我!”
趙維二話不說,直接接過鼓錘,返身幾步就上了高臺。
環視一圈。
咚!!!
鼓聲再起!!
新崖山內外,驟然一靜。
咚!咚咚咚!!
戰鼓由緩入急,響徹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