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的閒話?
這要是漢人將領,趙維就得琢磨琢磨自己哪做的不對了。可是瑪雅人,那群奇葩直腸子什麼話說不出來?一點也不新鮮。
笑道:“說什麼了?”
血頭當下把兩人的對話向趙維大概學了一遍,隨之又急切道:“殿下應該和他們說清楚,蒙古人真的不容小看。千萬不能輕敵,否則要吃虧的。”
趙維:“.....”
趙維沉默了,無言以對。
這個話,他還真沒法去和人家說清楚。
因為,萊加和多林刺說的沒毛病,蒙古人現在也許真的沒那麼可怕了。
不是蒙古人變弱了,而是大宋比以往變強了。
這一點,在與那海接上火的那一刻,趙維就發現了。完全和他想象中的對壘不一樣。
也在自我檢討,他趙維,包括親爹,還有相公們,是不是過於神話了蒙古人?
這使得大宋的這些高官們都很迷茫,到底是應該繼續重視蒙古人的戰力,還是適當的輕一輕敵。
對!沒錯,輕敵!在宣傳的角度去輕敵,對現在的大宋有好處,甚至多於壞處。
按理來說,不輕敵,尊重對手,肯定沒錯。不管敵人有多強,都要以獅虎搏兔之姿處之,方為謹慎成熟之道,這沒什麼可說的。
可為什麼還要輕敵呢?因為大宋已經被蒙古人打怕了。
在中原近半個世紀的對敵不利,使得大宋從上到下,骨子裡懼怕蒙古人。
甚至很多普通百姓,下意識的認為蒙古人不可戰勝。兩軍對仗,在士氣上天然的就矮了半截。
這種情況下,鼓舞士氣,或者說宣傳蒙古人很弱,也就是輕敵,比謹慎更為需要。
趙維其實知道,那海只是一上來就被他給打懵了,真正的實力絕對沒有這麼弱,萊加他們抱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不客觀。
但是,他猶豫了。
不知道是阻止這種危險的想法,還是藉此機會任由其蔓延,在軍中乃至整個大宋,形成一個蒙古人並不可怕的新觀念。
這對國家士氣,有很大的幫助。
此時,趙維在沉思,江鉦和趙與珞也在沉思。
兩個高階將領說出這些話,確實不好,可是二人的想法和趙維差不多。
為什麼要阻止呢?借題發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趙與珞就道:“讓他說一說其實也沒什麼,正好可以緩解一下軍中的緊張情緒。”
江鉦也道:“鉦附議成王之言。官家與殿下其實不知道,此次出征,禁軍與川軍上下都很低迷。甚至就是六神無主。比之殷人戰士都有不如,是要緩解一二的。”
是的,這八十萬大軍,有七十萬的印第安人。主力是十萬多一點,由禁軍和川軍組成的漢軍。
說白了,那七十萬殷人都是烏合之眾,真正能和蒙古人一較高下的,其實是漢軍。無論裝備,還是戰陣訓練,殷人都沒法比的。
可是,這十萬人都繃的太緊了。知道與蒙古人對戰,都緊張的不得了,士氣還不如殷人戰士呢,這讓江鉦無法接受。
儘管他很理解這些大宋兒郎,畢竟幾十年的大戰,大宋幾乎無勝績可尋。而且,多為被動防禦,這還打的很吃力。
現在讓他們主動出擊,去掏元人的老巢,別說將士們心虛,江鉦其實也虛。
“要不,就讓他們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