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短暫休整,便準備向新都城方向進發,那裡才是宋軍此行的最終目的。
可是,趙維發現,一股非常不好的思想正於軍中發酵。
此時,萊加並不是很熟練的跨於馬上,與一旁的多林刺、血頭還有趙長河侃侃而談。
“殿下三番五次吹噓蒙古人有多利害,今日一見,也不過爾爾嘛!”
這傢伙漢化的倒快,說起官話已經可以甩出一些文鄒鄒的味道來了。
那邊,多林刺比他騎術要好得多,昂首挺胸泰然馬上,“殿下所言嘛......”
神情怪異,“雖然也有道理,但是,呵呵。”
呵呵一笑,卻是嚥下去半句。
說實話,多林刺雖然也算是趙維的鐵桿擁躉了,但就蒙古人這件事上,多林刺還是不站趙維這一邊兒的。
關鍵,還是太失望了。
什麼天下無敵,橫掃歐亞?今日一見,真的就是不過如此。
不照樣是,一天工夫就把二十萬人殺的潰不成軍嗎?
所以現在看來,趙維把蒙古人誇的那麼神,也許真的只是為了嚇唬他們瑪雅人罷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把蒙古人貶的狗屁不是,連帶著對趙維也頗有微詞。
當然,這個頗有微詞倒不是埋怨趙維把他們忽悠到大宋陣營,吞併了瑪雅。
說心裡話,加入大宋之後,他們才知道,其實挺好的。
大宋又不干涉他們的信仰,給足了優待,還能用宋人的身份傲然於中美,誰後悔誰是傻的。
他們的頗有微詞是,既然都是自己人了,趙維還吹噓蒙古人無敵,卻是有點把他們當外人了。
何必呢?害得他們這次出征,很是忐忑,以為要對上什麼牛鬼蛇神呢。
現在好了,什麼蒙古人,就是一幫土雞瓦狗,不足一懼。
這邊吹的不亦樂乎,身旁的趙長河倒是沒摻和,只做個聆聽者陪笑。
其實,他也認為是寧王誇大了蒙古人的厲害。
當然,在趙長河看來,這不是寧王的錯,而是時代不一樣了。
他從奇布查遊商時期就和大宋接觸,瞭解的比較多,知道今天的大宋與在中原被蒙古人打敗的大宋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如今是八十萬大軍去圍剿新都軍,際遇自然不相同了。
唯獨血頭,看著三人的態度,眉頭緊皺。
在所有印第安人之中,對於蒙古人的評價,他血頭最有發言權。
而且,他很清楚,殿下可是一點都沒誇大蒙軍的實力,蒙古戰士真的很強。
可惜,血頭嘴笨,沒法與萊加、多林刺這種能說會道的人爭辯,只得帶著鬱悶打馬向前。
一直行到前隊,找到與趙與珞、江鉦、趙昺並駕的趙維。
趙維見他悶著頭而來,就知道他心裡有事兒,“怎麼了?”
血頭眉頭不展,“後面萊加和多林刺在說殿下的閒話。”
“嗯?”趙維一挑眉頭,沒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