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可是...以後呢?”他反問,“假如有一天,大宋重得天下,文武之爭會不會再現?”
長嘆一聲,“這個難題一直都存在,源頭於何處,你們比我更清楚。”
“可這是這個難題不解決,我大宋江山早晚還有變故,這是痼疾!!”
聽趙維這麼說,張世傑與眾人對視一眼,“那殿下有解題之法?”
“不算有。”趙維搖著頭,“三百多年,比我趙維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想解題的人也不是沒有,他們都解不開,我怎麼解?”
“那殿下還......?”
趙維來了一句,“我不解題,但我要毀題!”
“......”
“......”
“......”
眾人無語之間,趙維嘿嘿一樂,“我讓你們沒有文武之分,你們還爭個屁!?”
“嘎?”大夥兒更不懂了,差點沒噎著。
啥意思,咋聽不明白呢?沒有文武之分?
讓張世傑去羽扇綸巾的當文人?陸秀夫穿上鐵甲上陣?不能吧?
“不懂了吧?”趙維高深一笑,“關鍵就在匠人!”
“匠人?匠人怎麼了?”
“他們是紐帶。”
“怎麼講?”
“怎麼講?”趙維卻是沉吟了一下,這還真不太好解釋。
半晌方道:“嚴格地來說,還不是匠人,而是技術!”
“技術的飛速進步,畢竟結果就是讓各行各業更為精分與細節化,讓戰爭更為升級。這樣的後果就是,文人和武人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模糊。”
“啊?”陳宜中下巴沒掉下來,“模糊?”
“對!”趙維點頭。
“說句難聽得,現在技術的發展還只是剛剛開始,但越往後越複雜。複雜到,光學孔孟之學已經當不了相公了;複雜到,兵、工、戶、禮、吏、刑各朝廷屬司,沒有相應的專業能力,已經無法領導的地步。”
“包括太尉。而且,最早受到衝擊的,就是太尉。太尉如果還抱著原本的思維,原本的戰場能力不放,可能三五年之後,太尉已經無法指揮大宋全軍了!”
“不能吧?”張世傑汗都下來了。
“我可是堂堂大宋三軍主帥啊!大宋軍神一般的存在。你說我指揮不了三軍?嚇唬誰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