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沒什麼,可是以後難免有扯皮的時候。
階級鬥爭嘛,哪個時代都有,也不可避免。
就算匠人參與朝政,與文武爭鋒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別的利益上有摩擦是必然的。
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
張世傑又不傻,也是個走一步看三步的人精。
他覺得,這事兒麻煩就麻煩在將來,一旦有什麼齒舌碰撞,那他就尷尬了。
他代表的武人,武人抬匠人上位,屬於無形捆綁,以後想分開就難了,很麻煩。
張世傑不想摻和這些事兒,因為他沒有士大夫那麼多心眼兒和閒工夫。
“為什麼?殿下不會是有心要害我吧?”
張世傑依舊壓低了聲音,可是話卻是直的不能再直。
趙維坑陳宜中、陸秀夫他們的時候,他可是知道的,防不勝防啊!
“哈!!”趙維一聽,卻是笑了。
朗聲道:“本王要是說,就是故意的,太尉信嗎?”
這話說的不像張世傑,動靜不小,不但身後的一眾相公,什麼蘇劉義、際秀夫、陳宜中都聽到了,連阿爾克也聽到了,不由靠了過來。
張世傑皺著眉,也不管那麼多了,“信!”
趙維說啥,他都信,因為這貨幹得出來。跟張簡之學了一肚子壞水兒,誰他都算計。
趙維那邊,見眾人都靠了上來,也不隱瞞。
“這回沒什麼算計,實話實說,就是故意的。原因也簡單,就是讓匠人摻和進來,解決一個比技術更難的難題。”
“什麼難題?”眾人無不凝眉發問,不知道趙維葫蘆裡賣什麼藥。
張世傑更是急了,苦笑道:“殿下就別賣關子了,知道你純熟此道還不行嗎?”
趙維果然利索,“文武之爭!”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怔怔地看著趙維。
“文武之爭,這個難題...好難!”
陳宜中仗著現在和趙維走的近了些,肆無忌憚,比陸秀夫他們敢說話。
“殿下言重了吧?這個事兒已經沒人提了。”
確實沒人提了,其實自高宗南渡之後,這一百多年都沒人再提這個老生長談的調調。
後世常說,北宋的半璧江山怎麼丟的,誰心裡都有數,就是文武之爭鬧的。把武人壓的太狠,以至於養兵百萬,卻無可用之將,可戰之兵。
所以,到了南宋,其實文人也在反思,給了武人不少的空間。
這個話題,已經百年無人提及了。
但是,趙維今天提出來了,
“不提,不代表沒有。”掃視一眾相公,“你們敢說,心裡沒有這個心思?”
眾人無言,還是陳宜中,“家國危亡,這個心思不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