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屋裡除了一層老灰,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顯然,陳老爺已經翹班好些天了。
又跑到陳老爺府上,得到回話兒,“去成王府了,都三天沒回來了。”
陸秀夫:“......”
江鉦:“......”
對視一眼,神交啟動。
陸:不太對啊?陳與權去成王府做甚?
江:你問誰?我怎麼有種被算計的感腳。
陸:我也有,但我沒證據。
江:那...去看看?
陸:你先!
江:......
......
————————
新的情報,新的策略,卻遠比大慶殿那次來的輕鬆不少。
畢竟那次是從零開始,而這次卻是在原本兩年大計的基礎上,新增東海岸戰略。
很多東西都是重合的,且是現有已經在實施的政策。
但是,戰略調整的輕鬆,卻不代表實施難度的降低。
事實上,雖然時間上可以更寬裕一些,但是實施的困難度卻是大大增加。
就比如港口和船隻。
大宋在美洲東岸幾乎沒有像樣的港口,甚至哪裡適合修建大型深水港,都要從新勘探。
再加上,大宋在東岸的掌控力遠不如西岸,加勒比海密若星羅的島嶼和土著,使得情況更為複雜。
而船隻方面,更是一艘像樣的軍艦都沒有。
把趙維急的,恨不得開一條巴拿馬運河算了。
可惜不行,這玩意不是想開就能開的,難度極大。
別看巴拿馬東西寬度只有一百餘里,但是別忘了,水往低處流。
巴拿馬的地勢是中間高兩邊低,除非你把中間的高山豁出一道口子,否則就只能用船閘把船隻抬過高坡。
當然,船閘不是後世獨有,華夏最早在先秦就開始使用“斗門”,那是最早的船閘技術。宋朝在揚子江上也應用了二級船閘,所以不是造不出來。
只不過,巴拿馬這樣的高度,起碼要五級船閘才能透過,確實有點複雜。且工程浩大,不是三兩年就能搞定的事兒。
最後,經過眾人商議,一面在東岸建立港口和船廠的同時,也開始派船隊向南探險。
別人還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但趙維卻是知道,沿著南美洲西岸往南走,早晚能繞到東岸去。
雖然陸地間隔只有百里,可是卻沒辦法把幾千噸的大船扛到東岸去。
繞這麼一圈兒,比橫渡一個太平洋的距離還要遠。
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把西岸的一部分船隻轉移到東岸,總比現建造船廠要快得多。
總之,這次議事持續的時間很短,只有不到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