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宋膽> 第184章 大坑套小坑,你坑我更坑(1萬3大章,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4章 大坑套小坑,你坑我更坑(1萬3大章,求訂閱) (2 / 12)

“二來則是,誰也不敢保證,待子孫降世,兒女兩全之時,會不會動搖了那份亡國之恨!歸鄉之情啊!”

說話的這位二十來歲,相貌堂堂,一身儒衫,一看就是讀過書的,說起話來有條有理。

把問題看的也很通透:我們是臥薪嚐膽來的,不是老婆孩子熱坑頭來的。

真到了那一天,就算這些老人也不敢保證人人都心懷大志,不算計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那文士見趙昺不說話,急聲又道:“難道聖人忘了高、孝二宗的前車之鑑了嗎?”

見有的百姓不通文史,一臉茫然,文士挺直身子,朗聲道:“當年靖康國難,高宗舉兵南巡,”

“多少北地士族、百姓義勇或投軍執戟或舉家追隨?那時,五嶺之南尚屬煙瘴流毒之蠻荒所在,百萬北人南下,艱難堪比今日扶桑。”

“也正是這百萬之民,奠定我大宋中興之基,生生將煙毒荒地變成了如今的兩廣富庶。那些人比我們多得多,比我們更有鬥志,巴望高宗皇帝有一天兵指河洛,重歸故里。”

“而那時,我們有那個能力,不是沒有。名將如雲,兵屯百萬,糧產豐庶,銀錢兆萬!”

“可是最後呢?鄂王北伐逼返,韓忠武公鬱鬱而終,張忠獻公至死未等到北歸之期!為什麼!?是那些北地而來的百姓心變了啊!他們不想回去了,不想放棄南方的安逸舒適了啊!”

“難道...我等今日還要重蹈高、孝二帝的覆轍嗎?”

“......”

趙維深深地看了那少年文士一眼,心說,這人不錯,是個人才,有前途啊!哥這麼幸運、這麼歡樂的嗎?

他說的這些,一般人還真聽不懂,很有水平。

他避開了南宋為什麼沒有北返中原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二聖尤在,而突出了另一個阻礙高、孝二帝北伐之心的重要原因。

來自民間的阻力。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

北方過來計程車族、百姓在南方重新安家,並得到了穩定而富足的生活後,不願意再折騰回北方。

畢竟打仗要花錢、北遷還得從頭開始。

包括南方士族也是一樣,皇帝都住到南方來了,要是遷回去,那我們多虧。

總之,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高宗趙構從一開始,因為二聖的尷尬,到後來他穩固了朝局沒人提二聖了,可是百姓和士族又不幹了,致使一直到他退位,也沒殺回去。

而接位的孝宗雖然有心北伐,恢復祖宗基業。但是孝宗命不好,心氣兒正盛的時候,最後一位支援北伐的重臣李浚死了。

鷹派失去了核心人物,一下就弱了下來,再也沒能成氣候。

而張浚就是這文士所提到的張忠獻公,鄂王便是岳飛,至於韓忠武就是韓世忠。再加上吳玠、吳鱗,那時候的南宋,確實有反攻的資本。

小趙昺一套聽下來,心想,這位說的好有道理呀!

看向趙維,給了趙維一個還是皇叔來吧,我說不過他呀!

趙維也知道該自己出場了,對那文士點了點頭,示意他說的好。

清了清嗓子,面向百姓,“這位....先生說的好啊!”

“不安於享樂,臥薪嚐膽,正是這口壓不垮的心氣,支撐著我等跑到今日。”

百姓們側耳細聽,對於寧王,那是沒話說的,那是真英雄,真好漢,威望甚高。

趙維繼續道:“回望當年,咱們讓韃子堵在崖山海灣裡,何其之哀?”

“再看今日,新崖山一派向榮之相,何其之幸?”

“正是這口不服輸的氣,提著咱們十幾萬大宋舊民的心!”

百姓們一聽,寧王是明白人,一個個熱血沸騰,“對!對!!寧王說的對!這個養濟院就不能建!”

無論趙昺,還是外圍看著的那老三位兒,都一翻白眼。

對個屁!這就是他趙維的主意,你們還跟這兒對對的呢,怎麼讓他賣了都不知道。

那邊趙維繼續道:“咱是個粗人,從小混蛋,不學無術,那咱就直來直去的吧!”

老三位再翻白眼,你唬弄誰呢?你不學無術?

他拜了張簡之還不夠,又拜了個謝疊山,他要不學無術,大宋就沒有學而有術的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